新華社廈門6月28日電(記者顏之宏)隨著各省市陸續公布高考成績,不法分子瞅準了部分高考考生在志愿填報期間的焦急心情,有針對性地實施詐騙,需引起廣大考生及家長的警惕。
記者對各地業已通報的案例進行了梳理,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利用“大數據”為考生提供“1對1”精準志愿填報服務
近日,教育部發布預警,提醒考生謹防“高價志愿填報指導”陷阱。有網站虛假宣傳擁有所謂“內部信息”,自稱掌握內部大數據,能夠“精準定位院校”等等。事實上,每年高考填報志愿前,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都會發布當年高考成績統計情況和近年來各高校錄取分數情況,并不存在市面上的咨詢機構或個人聲稱的“內部信息”。還有一些咨詢機構假冒所謂志愿填報專家身份。該咨詢機構打出廣告,稱團隊的專家“獲得高考志愿規劃師認證”“來自著名高校”等。事實上,有關部門從未發放過“高考志愿規劃師”這類職業資格證書。該機構一些所謂“志愿規劃師”都是臨時招募的社會人員,按照總部提供的“臺詞”給考生和家長輔導。家長購買這些機構的服務不僅花了冤枉錢,而且可能報錯志愿。
圖為教育部官網截圖
第二類:高考考生“疑似作弊”,要求其進行“電話確認”
“尊敬的考生×××,經省教育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回放錄像中,監控系統顯示您在2022年6月7日上午的語文考試(9:00—11:30)中,于10時46分,動作浮夸,手握不透明筆桿,揮舞右手,疑似作弊行為,請端正考試態度,撥打省教育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辦熱線:188×××進行確認。”近日,有考生向廈門警方反映,自己接到了聲稱是“省教育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辦”的通知短信,懷疑是詐騙信息。該短信在開頭準確寫明了考生姓名,并在結尾要求考生主動撥電話號碼進行確認。經與教育部門核實確認,高考作弊違規行為不會以短信、電話、鏈接等方式通知。廈門警方提醒,不法分子通過非正常渠道搜集到考生信息,并向考生發送所謂“疑似作弊”的通知短信,考生一旦回撥電話,就可能被不法分子以“處理作弊行為”為由實施詐騙。
圖為廈門警方提供的不法分子聲稱考生“疑似作弊”的短信內容
第三類:可以利用“內部指標”為考生辦理“降分錄取”
每年各省市投檔分數線公布后,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不法分子也在此刻瞄準了落榜考生。根據各地公安部門通報,一些不法分子假冒高校招生人員或聲稱“熟悉”高校招生辦,點對點與相關考生取得聯系。隨后謊稱有某高校的“內部指標”“機動計劃”,或是以“定向招生”“委培招生”等名義“降分錄取”考生,誘騙其繳納相關費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這些詐騙行為時,不法分子往往使用電腦合成技術偽造“招生文件”“學校公章”等,騙取考生及家長的信任。
圖為地方公安部門通過官方微博發送的反詐騙提醒內容截圖
第四類:考生可以領取“高考補貼”或是提前辦理“助學貸款”
對于部分家庭困難的學生,在大一入學后可以申請相應的助學金或辦理無息、低息的助學貸款,這一點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在既往發生的詐騙警情中,不法分子假借教育部門工作人員或學校老師的名義,以電話或短信的形式“通知”考生,可以在某些網站上填寫銀行卡、支付寶等金融賬戶信息,申領“高考補貼”或提前辦理“助學貸款”,一旦填寫相關信息,不但無法領取所謂的“補貼”或“貸款”,金融賬戶內的余額也可能會被不法分子洗劫一空。
圖為地方公安部門通過官方微博發送的反詐騙提醒內容截圖
針對上述四種詐騙類型,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民警洪恒亮表示,部分考生及家長“病急亂投醫”的焦慮心理和一些孩子希望盡早為家庭減輕經濟負擔的迫切需求使得上述精準詐騙得以有機可乘。不法分子通過看似專業的短信或電話通知,再輔以以假亂真的“證明材料”,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警方提醒廣大考生及考生家長,不管詐騙手段如何演變,萬變不離其宗的“核心需求”就是“要錢”,因此在收到此類短信或電話時,應第一時間與學校、教育部門核實,在無法確認信息真實性的情況下,可撥打96110咨詢或舉報。此外,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任何打著有“內部名額”或“內部渠道”的旗號要求繳納費用的通知均為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