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 題:政策助力,虛擬現實產業邁入融合應用窗口期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
推進關鍵技術融合創新、提升全產業鏈條供給能力、加速多行業多場景應用落地……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出臺一系列舉措推動虛擬現實(VR)產業快速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已初步構建了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虛擬現實產業生態體系。在政策助力下,虛擬現實產業正邁入融合應用窗口期。
虛擬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近年來,相關部門加快推動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催生。
通過VR設備身臨其境,建筑工作人員在設計階段即可“進入”工程場景;基于工廠數據進行仿真建模,產品制造周期能夠進一步縮短;在醫學教學領域,借助VR設備,學生能夠進行護理場景體驗……在工業生產、教育培訓、智慧城市等領域,虛擬現實正與行業有機融合。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有2.3萬余家虛擬現實(VR)相關企業,其中,2022年1月至10月新增注冊企業4800余家。
特別是近年來,行業顯現出較為明顯的“消費級趨勢”,集納游戲娛樂、體育健康等功能的VR一體機走俏,市場從商用向大眾消費不斷拓展。
“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要抓緊健全相關制度和標準規范,完善扶持政策,營造良好環境,充分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此次五部門出臺的行動計劃提出了包含技術創新、產業鏈、場景應用等在內的五方面重點任務。特別明確要提升“虛擬現實+”內生能力與賦能能力,加快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互等關鍵細分領域技術突破,強化與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
在產業鏈方面,面向大眾消費與行業領域的需求定位,全面提升虛擬現實產業化供給能力,并且面向行業共性需求,重點建設共性應用技術支撐平臺、沉浸式內容集成開發平臺、融合應用孵化培育平臺,持續優化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支撐環境。
為完成五方面重點任務,行動計劃提出了關鍵技術融合創新工程、全產業鏈條供給提升工程、多場景應用融合推廣工程等3個工程,并明確要選擇規模化、成熟度潛力較高的行業領域優先布局。
“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力爭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逐年推動各項重點任務按期執行,圍繞重點應用領域組織開展應用試點,建設虛擬現實制造業創新中心,深入開展“VR+”行動,豐富終端產品和內容服務,推動虛擬現實技術產業化、產業規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