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4月25日電(記者何自力 岳夕彤)著名作家瓊瑤曾“藏身”的位于臺北市忠孝東路四段的“可園”,2021年通過危老重建案,將進行改建。這個孕育出無數膾炙人口愛情故事的“造夢天地”,在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以市集形式對游人開放,向喜歡瓊瑤的人們告別。
瓊瑤孫女陳可嘉(左)為可園籌辦市集活動。(瓊瑤故事館籌備處供圖)
心靈休憩地
“可園”占地200多坪(1坪約等于3.3平方米),花園幾乎占了一半。走進“可園”,涼亭、小橋、流水構成的江南風情,讓人即刻忘記墻外的喧鬧。
地籍資料顯示,瓊瑤在1980年買下這塊地,并興建“可園”。據介紹,由于瓊瑤不愛出門,她的丈夫平鑫濤就把“可園”布置成溫馨的家,也兼辦公室。
今年84歲的瓊瑤在“可園”住了超過30年。她的作品改編的影視劇《燃燒吧!火鳥》《我是一片云》等都曾在這里取景。
瓊瑤在《我的故事》中表達對“可園”的情感:“這不止是一幢房子,一個花園。更是我心靈休憩,不再流浪的保證。”
圖為展出的瓊瑤珍貴手稿。(瓊瑤故事館籌備處供圖)
造夢的天地
瓊瑤《梅花三弄》等作品的手稿、平日使用的眼鏡,還有經典戲劇《鬼丈夫》的金色面具,陳列于“可園”別墅客廳中,讓觀眾領略瓊瑤的藝術人生。
瓊瑤是風靡華人世界的作家,她和平鑫濤打造的影視產業成就了海峽兩岸及港澳不少影視明星。眾多瓊瑤作品都在“可園”完成。
在《庭院深深》中飾演翠珊的趙永馨舊地重游,她感嘆:瓊瑤阿姨就像一棵大樹,撒下種子,庇護他們成長。
瓊瑤年僅9歲便在上海《大公報》兒童版發表短篇小說《可憐的小青》,18歲開始用筆名“瓊瑤”撰寫小說,《窗外》《幾度夕陽紅》《煙雨濛濛》《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從臺灣紅到大陸,成為華人世界的文學現象。
瓊瑤于文壇崛起的代表作《窗外》《煙雨濛濛》《幾度夕陽紅》及中短篇小說集《六個夢》,推出至今皆超過半世紀。這次市集上,瓊瑤小說的絲絨精裝紀念版精彩亮相。
回味青春之地
這次活動名為“懷舊迎新,春日雅集”。青年的文創市集象征生生不息的“迎新”,“可園”客廳里的家常舊物、跳蚤市場則是愛物惜物的“懷舊”。
瓊瑤孫女陳可嘉說,從“瓊瑤奶奶”到母親,再到她,這就是重要的傳承。
近些年媒體上少有瓊瑤的新消息。2017年,她曾無預警在臉書上交代后事,直言生重病絕不動大手術……死后也不用任何宗教悼念,不發訃文、不公祭,速速火化后采花葬歸于塵土。“懇請你們用正能量的方式,來對待我必須會來臨的死亡。時候到了,不用悲傷,為我歡喜吧!我總算走完了這趟辛苦的旅程!擺脫了我臨終前可能有的病痛!”
消息人士透露,4月20日剛過84歲生日的瓊瑤,目前跟家人搬到淡水安享晚年,已打完3劑新冠疫苗,每天都會在家看電視關注疫情。關于臉書已停更1年,瓊瑤表示她年事已高,用電腦較吃力。她說:“不要擔心我,我身體還好,小毛病有、大毛病沒有。”
據悉,“可園”將花4到5年進行改建。瓊瑤團隊計劃在原址設立故事館和咖啡廳,讓粉絲能來走走,回味青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