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5月24日電 題:一眼窺萬年——科考人員努力破譯珠峰地區古生物里的“獨特密碼”
新華社記者
珠峰大本營區域曾是茂密的森林?珠峰地區古植被和植物多樣性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新發現的喜馬拉雅魚龍化石能說明什么?
41歲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蘇濤帶領4人組成的古生物科考分隊,已在珠峰地區連續開展了十多天的野外科學考察,尋蹤這一地區古生物化石之謎。
“我們在定日縣崗嘎鎮附近發現了一套沉積地層,找到了一些保存較好的植物化石,初步確定以針葉類植物為主。”蘇濤對記者說,看看眼前的化石,再反觀當前珠峰地區高寒的自然環境,就會形成強烈的反差:為什么1500萬年前這里會有森林?現在為什么消失了?
蘇濤(右)和同事正在給樣品自封袋做標記(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孫非 攝
珠峰區域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科考人員認為它是認識青藏高原隆起和喜馬拉雅山脈形成、演化的一個關鍵區域。
“古生物化石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生物的形態、分布等跟環境密切相關,不同的自然環境會塑造出不同的生物。”蘇濤介紹,大概1500萬年前,珠峰地區還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因為喜馬拉雅山脈的緩緩抬升導致環境巨變,這些植物就在這個區域慢慢消失,逐漸形成了現在的面貌。
根據科學推測尋找化石層位,蘇濤和古生物科考隊員會在可能的區域拿著地質錘、石砭等采樣工具,一字排開,像掃雷一樣去定位。探“寶”過程中,他們也會借助無人機、微型CT、熒光顯微鏡等新裝備和新方法,再通過計算機成像建模,研究化石的形態。
2023年珠峰科考中,古生物科考分隊5月初在定日縣崗嘎鎮附近發現新的喜馬拉雅魚龍化石。這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90后”副研究員王維欣喜不已。
魚龍是一種已滅絕的中生代海生爬行動物,早在恐龍稱霸陸地之前就成為海上霸主。20世紀60年代,我國科研人員在珠穆朗瑪地區考察,采集到兩件魚龍化石標本。這種嘴長、牙齒鋒利,身長10余米的魚龍,被命名為“喜馬拉雅魚龍”。
喜馬拉雅魚龍化石及復原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圖)
“化石是會‘說話’的,新發現的喜馬拉雅魚龍化石,將深化、細化對這一青藏高原迄今已知最龐大史前動物的科學認知。”王維表示,回去后會優先研究解讀喜馬拉雅魚龍化石,預計兩年后會有較為全面的研究成果發布。
“在珠峰地區研究古生物化石,我覺得是一種穿越和鏈接。”王維說,“一是與古生物的鏈接——研究古生物化石,仿佛置身于它們所處的世紀,將相關信息一一科學解讀出來,形成新的科學知識;二是與老一輩科學家們的鏈接——我們的研究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研究新發現的化石,將前輩的發現進一步解讀出新故事,感覺特別興奮和榮幸。”
珠峰地區古植被和植物多樣性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也許傳統的孢粉學能給出不同視角的答案。
“不同海拔地區生長的植物是不一樣的,除留下大量植物化石外,還有無處不在的植物孢粉。”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助理研究員劉佳介紹,采集不同海拔地區表土孢粉樣品,研究其成分有什么變化,基于這種變化可反推地質時期古植被和植物多樣性的演化過程。
西藏定日三疊紀曲龍共巴組巖層中的魚龍化石錐體(圓盤狀物體)和肋骨。新華社發
“我們沿著喜馬拉雅山脈做了很多工作,采集了2000多份樣品。”劉佳滿懷憧憬地說,“我們會從大本營出發努力接近海拔7000米區域,完成15個雪冰樣品和15個沙石樣品采集。希望通過一塊塊拼圖,努力還原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大圖紙’。”
蘇濤告訴記者,地球的環境在持續變化中,通過研究生物多樣性的變化序列,并與環境進行匹配,就可以定量探討珠峰地區生態系統的耐受性如何,生態系統響應環境變化的閾值是多少,再將這些科學數值整合到模擬模型中,從更大的時空去更好地預測地球生態環境未來的趨勢。(記者陳尚才、田金文、張泉、曹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