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題:張明:青春與焊花共綻放
新華社記者魏弘毅
在工友們眼里,他是“弧光中的焊接藝術家”;在他師傅曲巖心中,“我這徒弟踏實,干活又快又準”;他自己表示,“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焊接工,就想努力把活干好”。
他叫張明。日前,這位“普通的焊接工”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張明在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車間內進行電焊作業(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2007年,畢業于焊接專業的張明進入中國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上學時我發現,電焊的焊花,像極了小時候過年放的煙花,非常好看。這可能是我熱愛焊接的起點吧。”他說。
焊花是美麗的,也是灼燙的。焊接工人通常在作業中都要承受60-70攝氏度的體感溫度,飛濺的焊花極易引發燙傷。“即使在夏天作業,防護服里也要穿秋衣秋褲,一天下來渾身濕透幾輪。眼睛長時間被弧光刺激,有時難受到整夜睡不著。”張明說。
張明在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車間內進行電焊作業(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從鋼結構的平焊、立焊再到鋼管各種位置的焊接,張明不知疲倦地練、不舍晝夜地學……他成為同齡人中成長最快的一個。
“流汗的每一天都有意義。我喜歡焊接,想爭口氣。”他說。
憑借扎實的理論功底和過硬技能,張明很快參與到橋梁焊接工程中,并迅速成為骨干。
張明在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作(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一座橋梁中,有無數個鋼結構。一個鋼結構的誕生,需要經過焰切、組裝、焊接、修整、打砂、噴漆等多道工序。張明要做的,是將不同的鋼板焊接在一起,形成鋼結構的精確形態。
“最難忘的是建造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張明回憶說,這座橋是“一帶一路”重要交通支點工程,是首個采用歐洲標準的全焊結構、超厚板、公鐵兩用鋼桁梁橋。“大橋超厚鋼板達到110毫米,強度等級非同一般,焊接填充量極大,必須探索新方法。”
“還是那句話,我想爭口氣。”面對“超厚板材狹小空間開雙坡口”這一難題,張明反復實驗,將雙坡口改為單坡口,采用背面加鋼襯墊熔透焊接方式,終于成功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張明(中)和同事在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車間內查看圖紙(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近年來,張明以橋梁建設項目為契機,帶領技術團隊先后攻克了超厚鋼板焊接、單道焊接全部熔深達到80%、U型肋單道對稱焊接一次成型等業界難題。
2017年,張明首次參加國際焊接比賽,一舉打破國內建筑業央企連續8年與電焊工國際賽事獎牌無緣的局面。2020年,他在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焊工項目決賽中獲個人第一名。
張明在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車間內進行電焊作業(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精益求精,玉汝于成。張明熟練掌握了手工鎢極氬弧焊、氣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等多種焊接方法,“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港珠澳大橋、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美國韋拉扎諾海峽大橋……從業以來,張明先后參與建設了20余個國內外重點工程,先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一系列榮譽。
談及技術工人的成長,他堅信“下苦功夫、慢功夫、長功夫,打牢根基才能厚積薄發”。對于中國焊接、中國制造的實力,他充滿信心。
張明在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作(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現在,張明正投身于安羅高速黃河特大橋和香山大橋的項目建設工作中。記者在張明工作的廠房里看到,他手持焊槍,將10毫米粗細的焊槍頭迫近兩塊鋼板的對接縫,弧光閃爍、焊花飛濺中,兩塊鋼板完美焊接在一起……
他的青春,與焊花共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