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正式實施,三地深度交織融通的大幕徐徐拉開。
九年來,京津冀三地緊密合作,不斷打破城市壁壘,以協同謀發展,以發展促共贏。
立足渤海灣畔,天津這座文化交融的海濱城市,經由時間洗練,在協同背景下不斷完成自我突破,在合作浪潮中迎來一輪又一輪的革新蝶變。
便捷、綠色織造城市之基
來往于京津雙城,是沃德傳動(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煒的日常。在朋友圈可以清晰看到他的軌跡:清早乘坐城際列車前往北京洽談業務,晚間便能原路返回津城。這樣的雙城生活,他已經持續了不少年頭。
1小時內可達京津冀三地核心區,越織越密的交通線路,串聯成了城市生活交通圈的網絡骨架,給越來越多的人提供了多點位生活的可能。
“北京的員工僅需要三十分鐘就能抵達天津,這對于加強企業的人才集納能力十分重要。”胡煒表示,交通便捷程度,直接關系到企業吸引人才與影響輻射的有效范圍。“北京的客戶想來實地考察,無論是坐城際列車還是駕車,都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決定。”
據了解,目前天津與京冀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接口分別達到16個、31個,高速公路網密度居全國第二,4條鐵路連通北京格局加快形成。津保鐵路建成通車,京濱、京唐城際鐵路加快建設,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鐵路啟動建設,“交通一體化”在京津冀逐漸成為現實。
“在道路上穿梭的不僅是車流,更是思想和創造的火花。”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劉道剛說。
便捷,是城市加速發展的必要條件。在此之外,天津還將生態友好納入了城市革新的任務目標。生活核心區不遠,一道更廣大的綠色生態屏障,正在津城周圍蓬勃生長。濱海新區與中心城區之間736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然成為京津冀東部的一葉“綠肺”。
“從前排水河里淤泥堆積、黑臭不堪,路過時總得捂著鼻子。”小營盤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金利說。地處天津市津南區的小營盤村,過去被散亂污企業排放的廢水侵蝕。作為鎮上主要的小站稻產區之一,水體的污染令許多村民感到不安,“吃自家種的米都有些憂心忡忡”。
2018年,天津《雙城中間規劃管控和實施方案》編制完成,經過多年實踐,這片南北長約50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從藍圖走進了現實。屏障區內數千家散亂污企業得到整治。
向河里排污的管道被一根根去除,曾經黑煙彌漫的廠區重新披上了綠裝,農田間因污染而“五顏六色”的溝渠漸漸恢復了應有的潔凈。
“好水養好稻。”談起近些年的收成,微笑爬上了王金利的嘴角,“去年合作社的畝產量能達到1200斤左右。”
如今的小營盤村水清林綠,每到收獲時節,總能引得不少游客循著稻香而來,露營休閑、采摘釣蟹。一片綠色,成為天津撬動高質量生活的發展密碼。
從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再到綠色屏障等環境支撐項目,協同九年,天津正在不斷打造一個生活便捷、環境友善的海濱城市形象。
錯位、互補調優產業結構
2022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合計10萬億元,是2013年的1.8倍。數據的背后,是三地產業的深度交融。
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聯排黑色機柜上閃爍的指示燈與運轉時輕微的嗡鳴聲,映襯著這里的忙碌。一段時期以來,天河應用研發首席科學家孟祥飛正與團隊一道,投入到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算的應用研發創新中。
“每天超過15000項計算任務在這里執行,其中三分之二來自京津冀地區。”孟祥飛表示,超算是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超級馬達”,算力應用的背后,正是不斷拓寬的產業需要和經濟脈動。
產業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四個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近年來,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天津市武清區瞄準北京央企國企二三級總部、高端制造、科技研發、總部經濟以及區內重點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一區五園”為依托精準打造高端產業承接平臺。
“企業的天津武清項目成功入駐,我也成了這兒的第一批員工。”27歲的吳春陽從河北畢業后入職一家總部設立在北京的軌道交通企業,隨著武清區智能軌道交通產業的不斷興盛,他也隨著公司的天津項目,在天津安家落戶。
“形成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對接產業規劃,不搞同構性、同質化發展。”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武義青認為,主動錯身發展,積極調優產業結構,是協同九年來的共同認知與寶貴財富。
三地優勢互補,給天津帶來了產業鏈補齊強基的絕佳發展機會:信創、生物醫藥等12條產業鏈增加值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7.9%,中芯國際天津12英寸芯片、航天科技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能力提升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一汽豐田新能源汽車等項目投產……
抓牢發展準繩,天津聚焦“一基地三區”建設,把握自身輻射帶動作用,將過往的制造業優勢轉化為三地協同驅動的新動力引擎。截至2022年底,天津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25.3%、15.5%。
與此同時,如何尋覓自身優勢,錯位發展,也是天津近年來深度思考的一大主題。2020年11月,天津提出打造“津城”(中心城區)“濱城”(濱海新區)雙城發展格局,將港口區位優勢進一步發揚,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不斷邁出新步伐。
碧藍的海水在陣陣海風下泛起碎金一般的波光,在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集裝箱裝卸有條不紊。按傳統集裝箱碼頭的作業要求需要近百人進行裝卸作業的任務,在這里只需要三十來人便能完成。
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總經理楊榮介紹,隨著全物聯網集裝箱碼頭新形態的迭代升級,作業效率不斷提高,提送箱在港作業時間下降26.2%,遠洋干線船舶在泊船時效率提升28%。
隨著首個全物聯網集裝箱碼頭的建成,天津港按下“港口萬物智能互聯時代”快進鍵。2022年,天津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10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7%。港口戰略資源優勢,正在使天津成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海上門戶”。
“以產業鏈為核心加強產業分工與配套,引入‘鏈主型’企業,實行‘鏈長制’管理,加快產業串鏈、補鏈、強鏈。”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說。
創新、協同點燃發展引擎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的三地協同發展遠期目標是使京津冀城市群“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區域”。激活創新動力,打造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是天津服務于此目標必須攻克的課題。
走進天津大學(武清)前沿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實驗室,多通道發酵罐內,攪拌槳快速旋轉,釀酒酵母細胞工廠正在源源不斷生產番茄紅素。這一裝置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產學研一體化的典型創新成果。
“目前,番茄紅素的市場價每公斤過萬元,尤其是天然提取的番茄紅素價格甚至達到每公斤數萬元,我們的研究成果可實現番茄紅素低成本綠色合成,將形成百億級的產值,帶動京津冀合成生物產業升級。”天津大學前沿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姚明東說。
通過搭建人才智庫、共享實驗室,整合供應鏈、創新鏈平臺,鼓勵區內企業與京津冀高校院所創新合作,包括天津大學前沿技術研究院在內的一批創新型企業和高校院所申請入駐,武清京津產業新城核心區已然成為天津在協同戰略推動下科創能力聚變的縮影。
讓科創“鳳凰”來得了,留得下,在搭建創新平臺的同時,天津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服務能力,將更多活水引向創新主體。
幾年前,位于天津市寶坻區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仍是阡陌縱橫的小村莊,在數年的耕耘下,如今已成了吸引企業的“金窩窩”。
天津新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落戶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以來,員工隊伍從最初的8人發展到目前的近百人,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天津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機器人制造與應用領域開疆拓土。
打造“類中關村”創新生態系統,建立金融超市,為企業提供金融支撐;成立產業基金,為優質孵化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打造綜合服務中心,使企業足不出戶就能辦理60多項行政許可業務……企業從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的努力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中關村為眾多科技型企業提供了創新創業之地,而企業的創新發展也將帶動中關村的持續大發展。”天津新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關騰騰說。
在天津東側的濱海新區,類似的故事也在上演。“我們來到這里考察的當天就決定落戶,當月就開始辦理工商注冊手續。”天津威努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王方立說。數據顯示,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企業已突破4000家,累計注冊資本金達1806億元。
與此同時,天津市持續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創新要素開放共享,依托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發展技術轉移機構143家,發布京冀企業成果8487項,匯集京冀地區專家3836人,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和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等國家級研發轉化平臺落戶濱海新區。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江小涓表示,未來數字經濟等領域可能成為三地協同的新增長點,三地政府可通過繼續合作提供低成本協同優勢,創造更為良好的營商環境。
(記者郭方達、王寧、王井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