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在內蒙古轉了一個彎,在黃河轉彎處,枕靠著茫茫草原的城市,正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美麗青城、草原都市”呼和浩特。
“敕勒川陰山下”勾勒出呼和浩特的秀美風光,“昔日聞有云中郡”鋪陳起呼和浩特的歷史文脈,“乳都”“云谷”彰顯著呼和浩特的發展活力。
為把呼和浩特全面建設成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提出實施“強首府工程”,切實增強呼和浩特的核心力、競爭力和帶動力。
呼和浩特借力前行,乘勢而上,一座“宜居、宜業、宜學、宜養、宜游”的高品質城市正崛起于草原與黃河之間。
優化營商環境:養得花開 蝴蝶自來
2021年3月,在全市招商引資項目承諾兌現大會上,呼和浩特市政府立下“說了就算、定了就辦”的承諾,并現場為10個招商引資項目兌現承諾資金1.76億元。如今兩年多過去了,呼和浩特累計向各類招商引資項目兌現資金近33億元。
制定重點項目快審快辦二十條措施;開展項目“集中審批月”活動;成立專班推進“六大產業集群項目”;通過“拿地即開工”、容缺受理、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等措施加快項目前期進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提振了企業和企業家到呼和浩特投資興業的信心。
2022年7月,正緣嘉立荷牧場項目正式啟動,通過政府保用地等高效率服務,項目從開工到進牛僅用了7個月時間。“建設周期縮短了一半,這離不開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各級政府為企業營造的良好營商環境。”天津食品集團總經理助理畢國生說。
好的營商環境,為呼和浩特帶來了“今天的投資”,更增添了“未來的動力”。
早在2005年,呼和浩特就被授予“中國乳都”的稱號。現在,呼和浩特擁有排名世界前10位的兩大乳業龍頭企業——伊利和蒙牛,2022年乳業全產業鏈營業收入突破2200億元,乳制品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在堅持把乳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頭號產業”的過程中,呼和浩特緊盯“育好種、種好草、養好牛、產好奶、建好鏈”,全力打造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乳業全產業鏈生態圈。
在土默特左旗,敕勒川生態綠廊萬畝示范性苜蓿草種植項目與伊利智慧牧場、全球智慧工廠相連,以牧草種植為產業發展基底,以生產、生態、生活“三生融合”理念建立循環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形成了完整的草牧乳產業鏈格局。
在草牧乳產業鏈上,已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邁進。伊利全球智能制造產業園液態奶項目采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引進超高速灌裝設備,每小時可灌裝4萬包,是目前全球最快、自動化水平最高的灌裝生產線,生產過程中實現了熱能和冷能循環利用,大幅減少資源浪費和能耗損失,每年可有效節能5329噸標煤,減排41895噸二氧化碳。
今年盛夏,以“創新合作、綠色低碳,推動世界奶業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世界奶業大會在呼和浩特市舉辦,國際食品科學技術聯盟、中國奶業協會分別授予呼和浩特市“世界乳業科技之都”“中國奶業育種之都”稱號,當天,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總部也正式落成啟動。
除了“中國乳都”“世界乳業科技之都”“中國奶業育種之都”,呼和浩特還有一個閃亮的新名片——“云谷”。7月1日至3日,以“綠算賦能、青城論數——打造最強綠色算力供給者”為主題的中國綠色算力大會在呼和浩特舉辦,為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集智賦能。作為“東數西算”的樞紐節點,“青城”呼和浩特通過舉辦首屆中國綠色算力大會,開啟行業深度交流與合作,展示全國一體化算力樞紐節點內蒙古樞紐的建設優勢和成果,把和林格爾新區打造成為承載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綠色算力發展的前沿陣地和國家級平臺。
在位于和林格爾新區的內蒙古中科超算科技有限公司內,“東方超算云——內蒙古超級大腦”正以2000萬億次每秒的算力,為遍布全國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超級計算云服務。2022年2月,國家啟動“東數西算”工程,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和林格爾新區、集寧大數據產業園)作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戰略支點,發展定位為“援京助東”,即為京津冀實時性算力需求提供支持,為長三角、大灣區等區域提供非實時算力保障。
建設一年來,和林格爾新區不斷完善支持政策和配套設施建設,目前建成、在建的大型數據中心項目18個。截至2022年底,和林格爾新區數據中心標準機架達到15萬架,超級算力規模達到120P,數據存儲和算力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呼和浩特市圍繞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清潔能源、現代化工、新材料與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技術“六大產業集群”,精準繪制出發展路線圖,其中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也有新興產業的落地重塑。
呼和浩特中環產業園圍繞硅材料布局光伏新能源產業與半導體材料產業,目前進駐企業16家,光伏單晶硅年產能已達112GW,產量居全國第一,占全球20%;半導體單晶硅年產能2500噸,產量占全國30%。中環產業園已經成為全國領先的集成電路半導體和光伏單晶硅制造基地,“中國半導體硅材料之谷”呼之欲出。
文旅深度融合:是煙火氣,也是詩和遠方
云中、盛樂、豐州、庫庫和屯、歸化、綏遠……2400多年間,一座座城邑串聯起呼和浩特的歷史。
公元前399-387年,趙武侯在呼和浩特地區建立了最早的城邑“云中城”。據史料記載,呼和浩特地區歷代所建造的大大小小的古城有87座,其中比較著名的除了戰國時期的云中城、漢代的定襄城之外,還有唐代的東受降城、遼金時期的古豐州城、明清以來的歸化城和綏遠城等等。
一座座古城、一件件文物中,寫滿了民族團結、融合發展的故事,凝結成了古韻悠揚的“青城文脈”,不僅賦予了城市文化底色,也為文化傳承、文旅發展提供了方向與動力。
呼和浩特市有戰國、秦、漢、北魏、金、明歷代長城655.25公里,在清水河縣老牛灣國家地質公園,蜿蜒于陡峭山崖上的明長城與奔流不息的黃河“握手”。“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最美不過老牛灣。”來自山西的攝影愛好者姚文波感慨道,“黃河與長城兩大文化符號在這里同時呈現,兩岸還有奇險的地貌、古樸的窯洞,令人目不暇接。”
老牛灣景區李家大院的老板娘靳飛霞說:“這里土地薄,以前全是靠天吃飯,一年到頭也沒有多少收成,村里年輕人大多出去打工。這幾年發展起旅游,我和愛人回老家開了農家樂,生意蒸蒸日上,旅游旺季還要雇三四個人。”
在呼和浩特燒麥第一街,每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家燒麥館。一籠熱氣騰騰的燒麥,配上一壺濃濃的磚茶,是呼和浩特人心中的“人間煙火氣”,也是游客們口中的“必吃美食”。
呼和浩特挖掘本土食材和特色手藝,著力打好“健康牌”“本土牌”“特色牌”,一批老字號、網紅菜“拖慢”了游客的腳步,加之“文城一體”“景城一體”“產城一體”為文化旅游發展拓展了新空間,呼和浩特不再是來內蒙古旅游的中轉驛站,蜻蜓點水般的“觀光游”逐漸演變為深度探索式的“沉浸游”,為游客提供更多高顏值、高感官的體驗。
隨著文化旅游的發展,燒麥制作技藝、蒙古族皮藝、古法手工制香技藝等非遺項目走向了大眾,得以活態傳承。內蒙古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教師秦兆祥認為,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指導下,“非遺+旅游”已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一環,不僅創新了旅游業態,豐富了旅游供給,也激活了非遺文化資源,使非遺文化通過旅游市場走進了千家萬戶。
新業態也成為今年呼和浩特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大亮點。8月17日-20日,連續4天的周杰倫演唱會,讓呼和浩特再次出圈出彩。期間,全市共接待游客126.1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8.8億元。這場音樂盛宴,不僅“點燃”了整座城市的激情與活力,更傳遞著城市溫度與文明,贏得了廣大游客的認可和肯定。
目前,呼和浩特文化旅游正在向“全域、全季、全民、全業態、全要素”邁進,積極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市、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國家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加快建設區域休閑度假中心和祖國北疆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同時深耕“北疆文化”,塑造城市品牌,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城市IP,全面提升首府城市的文化能級。
城市精細化管理:繡花功夫,以人為本
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的團結小區,是一個39歲“高齡”的老小區,也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集中連片老舊小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團結小區迎來了“微更新”,除了屋頂防水、強弱電纜入地等基礎設施改造,樓前樓后的共享晾衣架也在細節中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共享晾衣架真是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再也不用到處找地方晾衣服了。”團結小區居民王奶奶說,小區居民家里沒有太多空間晾衣服,以前總在電線桿或大樹間拉上鐵絲作為晾衣繩,晾衣繩“纏滿”了小區,現在有了共享衣架,小區里再也見不到橫七豎八的“蜘蛛網”了。
城市治理要下足繡花功夫。呼和浩特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上實現新突破,并進一步提出要提升城市能級,其中包括提升城市治理能級,為此更需要提升城市規劃水平、建設水平、治理水平,提升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
走出團結小區,街邊的口袋公園內,一些居民正在興致勃勃地跳健身操,呼和浩特市園林部門采取“見縫插綠”的方式,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見青芯”口袋公園建設,開辟老舊城區的“微綠空間”。
“十四五”以來,呼和浩特已經對725個老舊小區進行了綜合改造。2023年實施改造309個老舊小區,9月底前全部完工。房屋由舊到新,綠化由粗到精,老舊小區改造從“住得好”到“住得美”,改造的范圍越來越廣。
不僅小區更加優美宜居,出行也更加通順暢達。今年5月,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的婦幼保健院東路正式通車,開啟了周邊道路微循環。市民王雪梅說,以前這是條土路,車一走就塵土飛揚,現在路修通了,去醫院不用再繞遠路了。
據了解,今年呼和浩特計劃打通32條“斷頭路”,促進道路融合銜接,完善交通路網框架,使車輛周轉更加順暢,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
103省道大唐托電北加油站至銀河路口段,是進入托克托縣的主干道,往來的運煤貨車將道路壓得坑洼不平,兩側的汽修店、小飯館雜亂排布,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雜在一起。提起這段路曾經的樣子,當地居民直搖頭。
如今這段道路面貌一新,兩側已變成一片藍色的小鎮,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得到全面提升。為托克托縣建設藍色產業園,打造綠色產業鏈,建設千億級工業園區提供了優質環境。
呼和浩特不斷精細城市治理,將解決群眾需求作為城市治理工作的重要方向,不僅打通“斷頭路”、整治“破爛路”,解決城市發展的堵點、難點,還激活地攤經濟,為城市發展聚人氣、添動力。
今年3月,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出臺了《提振城市煙火氣工作實施方案》,規劃選定并逐步開放50個早夜市或周末集市,通過積極拓展市場攤區、逐步規范設置早夜市市場攤區、制定發布攤區地圖、支持農民入城銷售自產農副產品等重點任務,有序引導市民發展夜間經濟,給流動小攤規范“安家”。
城市治理情系民情冷暖,呼和浩特統籌“管與放、大與小、點與面、法與理”的關系,串聯民生小事繪就城市治理全景圖,努力建設讓居者心怡、來者心悅的城市。
筑牢生態屏障:曬出“青城綠”“青城藍”
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堅定不移做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建設者、守護人。
大黑河被稱為呼和浩特的“母親河”,在呼和浩特境內蜿蜒139.5公里后注入黃河。大黑河作為一條季節性河流,只有在雨季或汛期才有大水,由于這一特點,曾有人在河內大肆采砂、傾倒垃圾、排放污水,大黑河變得傷痕累累。
2016年,呼和浩特市開始實施大黑河綜合整治工程,該工程的主要作用是防洪,由于大黑河又是黃河流域生態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治中同時注重生態景觀效果。2022年,圍繞大黑河城區段流域,呼和浩特啟動了大黑河郊野公園建設。
“按照宜草則草、宜花則花,最小人為干預、突出自然之美的思路,對大黑河進行綜合治理和提升改造。”呼和浩特市水務局辦公室主任、總工程師楊永春說,大黑河郊野公園分為密林游憩段、自然漫灘段、千島湖光段、浪漫花海段4個主題特色段落,以原生態提升為主,最大限度保留現狀地形地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自然景觀帶。
大黑河流域治理段共設置了15個再生水注水口,經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再生水源源不斷涌入大黑河,形成碧波蕩漾的景觀水面。水光瀲滟中,紅嘴鷗、綠頭鴨、鸕鶿等候鳥和留鳥翩躚嬉戲,成為最早感知到生態變化的一批“居民”。
呼和浩特相繼完成了508個入河口核查、溯源,完成了103處雨污管網混錯接改造。2022年,5個國控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到考核要求,首次實現劣五類水體“清零”,地表水環境質量改善幅度在全國339個地級市中排名第二。
六犋牛村村民閆二運在曾經黑臭的大黑河岸邊生活了大半輩子,不敢想象如今出門就是公園,河岸上綠樹成蔭。“如今身邊處處美景,村民們還能在公園里打工,綠水青山真的變成了金山銀山。”閆二運說。
位于呼和浩特東北部大青山南麓的敕勒川草原,經過多年的生態修復,砂石灘披上了“綠裝”,敕勒川草原由1萬畝拓展到3萬畝,獲得全國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
綠色從敕勒川草原一直“爬上”了遠處的大青山。近年來,呼和浩特以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為依托,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截至目前,呼和浩特森林面積達406.8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5.78%;草地面積831.89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49.74%;濕地面積達到57.3萬畝,有哈素海國家濕地公園、渾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個國家濕地公園。
蒼鷺伸著長長的脖子,伺機捕捉水里的魚蝦,林間樹葉擺動,幾只野兔竄入密林深處……在呼和浩特市智慧林草生態大數據平臺中心的屏幕上,這些野生動物的一舉一動都被攝像頭捕捉得清清楚楚。
呼和浩特市林長制辦公室工作人員張彥介紹說,分布于市內保護區和野生動物重要棲息、遷徙地區的74套野生動物監測紅外相機、10套鳥類監測攝像頭對野生動物進行動態抓拍,并實時回傳至平臺進行數據分析,能隨時隨地掌握野生動植物情況。
借助遠紅外監測設備觀察野生動物,生態保護一改“人盯”“眼看”模式,在不打擾的情況下守護“大自然的精靈”。利用科技力量,呼和浩特豐富著生態保護的方式,大幅提升了保護質量和范圍。
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恢復,在蟲鳴鳥叫中擁抱大自然成為呼和浩特市民過周末的新時尚。在南部山丘地區,100多萬畝特色林果基地里結出的紅果果、綠果果,成為幫助村民發家致富的“金果果”;在北部大青山區,敕勒川小鎮、敕勒川部落等民俗村落將民俗文化與優美山景融合,臥聽松濤、遠觀山嵐,成為今夏火爆的旅游打卡地。
托克托縣境內的河口鎮,是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托克托縣依托黃河沿岸現有地勢條件,將護坡護岸工程進行修整,并種植綠植花卉,提升巡河道路沿線綠化水平。“地處黃河上中游分界點,我們更要以力爭上游的勁頭保護好黃河、造福沿岸百姓。”托克托縣委書記王冬生說,巡河道路改造提升是托縣打造沿黃馬拉松、灘區居民健身休閑、觀賞黃河的重要景觀節點,也是提升沿黃突發事件處置能力的重要通道,同時將為灘區居民的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圍繞山川增綠、生態增色、監測增智、保護增防、群眾增收,呼和浩特不斷提升生態能級,實現生態資源數量與質量雙提升。(記者于長洪 張洪河 王春燕 魏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