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 題:在這里,制度創新“良種”不斷播撒
新華社記者王希
“我們開展業務需要進口生物樣本,常規流程是進口一批申請一次,手續多、時間長,而生物樣本對時間、溫度、濕度等都有嚴格要求,不能在港口長時間滯留。”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曾令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主任科學家范廣益一籌莫展。
對此,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管委會聯合海關等部門,探索開展生物樣本進口“清單式”監管模式,由原來的逐批申請調整為按年度集中申請、一次審批、分次核銷。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這一模式不僅惠及華大基因,也為當地發展基因科技、海洋生物等產業打通了樣本進口的便捷通道。
這是9月14日拍攝的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張進剛攝)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向改革開放創新要動力。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正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
作為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10年來,自貿試驗區緊扣制度型開放新特點,圍繞制度創新這一核心任務發力,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試出了新經驗,闖出了新路子,改出了新成效。
“原來‘海淘’退換貨流程多、時間長,有時怕麻煩我只好勉強接受并不滿意的商品。現在有了新的政策,售后更便利,我更能放心‘買買買’啦。”在河南自貿試驗區,一項名為“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退貨中心倉”的制度創新,令熱衷于“海淘”的消費者劉女士十分開心。
據鄭州海關所屬新區海關副關長閻紅介紹,這項改革允許電商企業將原本設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外的專門退貨倉庫內遷至區域內,與原有的保稅倉庫合并作業,通過減少中間環節以縮短整體退貨時間,不僅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也滿足了消費者的實際退貨需求。
“為國家試制度是自貿試驗區的責任所在。”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朱召龍表示,設立6年來,鄭州片區累計形成制度創新成果316項,包括“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等12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推廣。
消費者在河南鄭州“中大門”保稅直購體驗中心購物(2019年1月攝)。新華社記者盧燁攝
一粒良種,可以播撒希望;一株新苗,可以長成大樹。
推出第一張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建成第一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創設第一個自由貿易賬戶、實施第一批“證照分離”改革……10年來,自貿試驗區這塊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結出了制度創新的累累碩果,不僅推動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速構建,也推動了政府職能的深刻轉變和營商環境的明顯提升。
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表示,10年來,黨中央先后部署設立了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國約18%的外商投資和進出口總額,累計向全國復制推廣302項制度創新成果,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開展共性試驗任務,各自貿試驗區還結合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當地產業發展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差異化的探索創新。
例如,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獲批4年來推出179項海洋領域便利化改革措施,以制度創新優勢促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打造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群;河南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大力整合中部地區文化資源,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產業集群;廣西自貿試驗區聚焦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協同發展,打造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核心區和面向東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的集聚區。
“廣西自貿試驗區是全國唯一既沿海又沿邊的自貿試驗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廣西自貿試驗區工作辦公室主任楊春庭表示,下一步將大力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推動形成更多引領性、標志性制度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