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屈子祠“修繕雜工”到屈原學“草根專家”
這位鄉村老人用一生守護屈原之魂
汨羅江畔,屈子祠內,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瘦高個子,龐眉白發,談起屈老夫子,神采飛揚,認識的人都會親切地稱呼他一聲“劉爹”。
他,就是汨羅市屈原紀念館原館長劉石林。這一輩子,他與屈原結下不解之緣,從在屈子祠重建工地上管理雜事,到后來靠刻苦鉆研,成為泥土中長出來的“屈原學專家”,從“崇敬屈原”到“走近屈原”,這位鄉村老人將屈原作為一生的旗幟,也用一生守護著屈原之魂。
守護古祠,留住一方記憶
時光流轉,歷史在屈子祠里留下斑駁的痕跡,也讓這座古老的建筑一度搖搖欲墜。
1976年,湖南省文化部門撥款1萬元,對屈子祠實施搶救性修繕。34歲的劉石林因酷愛讀書,被當時的汨羅縣文化館抽調,作為臨時工,參與屈子祠的修護工作。
由于歷史原因,屈子祠的建筑構件不少散落民間。接手時,劉石林面對的幾乎是一片“廢墟”。
修復如何開始?毫無經驗的劉石林決定采用“笨辦法”——挨家挨戶走訪尋找。雕花木槅門、木桿欄、聯匾……只要發現是祠內的構件,他便想盡辦法扛回屈子祠。由于屈原在這片土地一直深受愛戴,老百姓都很配合劉石林的工作。
“兩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屈原自沉汨羅江,相傳當地百姓為他修祠紀念,晉代《拾遺記》記載‘楚人為之立祠,漢之猶存’。”在劉石林看來,在戰火紛飛的千年歷史中,屈子祠屢毀屢建,其本身就是汨羅屈原記憶的重要載體。
一次尋訪中,村民陽世山小心翼翼地從家里捧出兩塊檀木板,其中夾著一本用絲帶捆扎的圖書,翻開一看,竟是一本清同治年間刻印的《楚辭》,劉石林如獲至寶。
與歷史不期而遇的場景時常發生,這也讓劉石林覺得“每找回一點,就能高興一整天”。
1978年,汨羅當地加強了對屈子祠的保護,劉石林被派往祠內居住,同時承擔相應的管理工作。在當地,屈子祠俗稱“汨羅廟”,熟人也戲稱他為“廟祝師”。
那時屈子祠水、電、路都不通,劉石林只身一人,只有一位同鄉農民偶爾上山來與他聊天。
白天,劉石林深入村民家搜集相關祠產線索,動員村民返還搬入家中的祠產。入夜,萬籟俱寂,樹林中傳來貓頭鷹凄厲的叫聲,閣樓天花板上老鼠吱吱追逐,昏黃的煤油燈下,他認真勾畫古建筑圖形,整理缺略明細。
在劉石林家中的書架上,一直保留著一本《楚辭選》。獨自在屈子祠居住的幾年間,每到夜里工作結束后,他就點起煤油燈,拿出這本年少時珍藏的《楚辭選》讀起來,“晚上一個人還是有點害怕,讀著讀著,雖然似懂非懂,但很有興趣,就忘了恐懼。”
在無數個漫漫長夜,他用文字中閃爍的點點光芒激勵著自己。
經過幾年的努力,1980年,修繕一新的屈子祠正式對外開放。“當時有好多人過來,五湖四海的都有,我真的好高興。”劉石林回憶道。
耳濡目染,自幼崇敬屈原
被選中負責屈子祠重建時,劉石林心里“咯噔”一下,“冥冥中,緣分早已結下”。
1942年,劉石林出生在湘西南一座偏僻的小縣城,幾年后隨教書的父親遷居汨羅。當時居住的陽家墩,地處汨羅江畔、屈子祠西,自那時起,他便聽著當地流傳的屈原故事長大。
“屈老夫子誒,回哦!”——這聲悠長的呼喚,一直深深地印刻在劉石林的腦海中。
每到端午,不遠處的汨羅江上龍舟競渡,老一輩的鄉民則站在岸邊,將粽子拋向江中,口中呼喚著屈老夫子。老人們虔誠的神情、蒼涼的呼聲成了劉石林對屈原的最初記憶。
后來,劉石林就讀的陽家墩小學遷入玉笥山上的屈子祠。大廳中懸掛著一幅頭戴高冠、身著寬袖袍服、面目清癯而腰佩長劍的古人畫像,學校老師翁懋仁指著畫像告訴學生們,這就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課堂上,翁懋仁老師經常給學生們講授屈原愛國憂民的故事,課后就帶領他們在屈子祠屈原神龕前紀念屈原,來到玉笥山和汨羅江邊,尋找屈原的遺跡……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政府撥款在騷壇前立了一塊碑。劉石林至今還記得,在翁老師帶領下,孩子們挨個在碑前行禮的情形。
耳濡目及,文化的種子,在劉石林心中,早已種下。
初中畢業后,劉石林上了三個月的高中,因家貧輟學回鄉務農,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在生產隊出工之余,他堅持自學、寫作,對有關屈原的書刊更是愛不釋手,漸漸地成了當時公社里有名的“秀才”,被聘為不脫產的公社文化輔導員,這也讓他有機會參與到后來的屈子祠修繕中。
上下求索,追尋屈原精神
“屈原所在的楚國,遷了幾次都?都城在哪里?”屈子祠重建后,劉石林作為縣文物管理所臨聘人員,在祠內辦公時,也為游客做一些簡單講解,不料在一次講解中,幾位湖北游客的提問,讓劉石林發了懵。
這讓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雖全程參與屈子祠的修復,對祠內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了如指掌,對屈原以及那段歷史的了解卻只是皮毛。
“游客向我提問,我代表屈子祠,如果回答不出來,既對不住游客,也給屈子祠丟人。”只上了三個月高中的劉石林,一頭扎進了浩如煙海的典籍里,開始全面了解屈原。日積月累,對于游客提出的各種問題,劉石林都能作出讓他們較為滿意的回答。
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也漸漸發現了“上下而求索”的樂趣。
1984年,中國屈原學會成立前夕,河北大學教授魏際昌來到汨羅考察,劉石林小心翼翼地問了個問題:“我們基層工作人員能不能參加學會?”
“當然可以!”魏際昌肯定地回復道。這給了年輕的劉石林莫大的鼓勵。
第二年,中國屈原學會成立大會上,劉石林帶著論文《屈原投汨羅考及其他》參會,“非主流”的寫作手法讓眾多學者眼前一亮。有學者評價:“全文樸實無華,充溢著田野的芬芳,令人耳目一新。”
草根出身的劉石林,因為深深地扎根于汨羅這片土地,逐漸整理出此前屈原學和楚辭學研究中所缺少的地理歷史和民俗文化脈絡,日漸在全國屈原研究中占據一席之地。
從知道屈原到崇敬屈原,再到研究屈原,劉石林一干就是四十余年。期間,劉石林發表論文《屈原投汨羅考及其他》《〈離騷〉作于汨羅辨》《女媭考》《屈原墓位置何在》《論汨羅屈子祠、屈原墓的人文價值》等數十篇,多篇文章分別收入齊魯書社出版的《楚辭研究》等論文集中。他還參與了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工具書《屈原學集成》的策劃與撰寫,也曾應邀赴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
2002年,劉石林當選為中國屈原學會理事。2013年,劉石林被公布為岳陽市第三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石林以上下求索的鉆研,贏得了學界的高度認可。楚辭專家周建忠稱劉石林為當代“屈學八怪”之一,屈學專家余三定主編的《當代屈原學史》一書中,推薦了當代國內外十位有代表性的學者,劉石林位列其中。
2021年,汨羅市委、市政府舉辦“劉石林先生屈學研究40周年座談會”,本要前往秭歸參加第十九屆中國屈原學會年會的屈學專家們不約而同提出調整行程:先到汨羅參加劉老的座談會。
在這個座談會上,被問到是什么支撐他從“門外漢”成為專家時,劉石林深情感慨:“我心中的旗幟,屈原也!”
今年端午,劉石林異常繁忙,接受了各家媒體采訪。配合之余,這位81歲的老人希望每天也能拿出時間,在屈原文化的“學海”中繼續探索。在他看來:“能研究屈原是幸運的,也是快樂的。”
曾有人問劉石林,他心目中的屈原是什么模樣?他回答道:“司馬遷寫屈原是‘顏色憔悴,形容枯槁’,這不對。屈老夫子以香草為伴,問九天之變,是活潑的、可愛的、有生命力的。”
難怪不少人說,多希望屈原安享天年,晚年也是如他這般模樣。(記者余春生 周楠 阮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