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5月8日電 題:逐綠奔跑 實干爭先——浙江湖州“生態更美、產業更優、幸福感更強”發展調查
新華社記者朱涵
南太湖,浙江湖州境內,清波蕩漾的西苕溪迎來了久違的“老朋友”——35種土著魚類集中洄游產卵,2023年開春以來持續10多天“千魚飛躍”……
“幾十年來,從沒見過這樣壯觀的場面。”西苕溪畔,護漁志愿者高春忠說。
如同那劈波騰躍的魚群,近年來,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的湖州,正以“聞風而動、實干爭先”的作風狀態,在探索、實踐“生態經濟學”之路上破浪前行,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品質提升,以實干實效撬動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生態更美、產業更優、百姓幸福感更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水清岸綠憑魚躍
貫穿湖州全域的西苕溪是當地的“母親河”。20年前,粗放發展曾導致太湖流域水體污染、河湖生態功能退化。大規模的魚群重新“組團造訪”,意味著如今西苕溪水質良好、水草豐茂。
“20多年前,我們在太湖幾乎看不到鳡魚的身影,現在鳡魚又回來了,說明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保護。”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原居林說。
湖州正以建設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為目標,探索系統性、長效性的生態治理路徑。
圖為浙江省湖州市吳興高新區毗鄰太湖的村莊。新華社記者黃宗治 攝
西苕溪上游,建設了承接集鎮和工業園區污水的金山污水處理廠,建成人工濕地、生態穩定塘,同步栽種濕地植物,構建起一套完整的生態濕地系統。
漫步人工濕地,可以看見蓮花、蘆葦等花草植物傍水而生,黑水雞、野鴨、白鷺、野兔等動物棲息其中。
西苕溪下游,是縱橫交錯的平原河網水系。10多年前,這里聚集著40多家鋁合金生產企業。近年來,11家高污染企業陸續關停,其余企業全部開展截污納管工程。
還有一系列太湖流域重要的支流叉港陸續完成生態緩沖帶建設,實現生態修復。
數據顯示,湖州入太湖水質連續14年穩定在Ⅲ類水以上。“到2025年年末,湖州將力爭實現除航道外全市域主要水體‘水清岸綠,透明度30厘米以上’的治理總目標。”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潘鳴說。
實干實效撬動高質量發展
“能否給中小企業多提供一些外出考察、學習管理經驗的機會?”“能不能幫助企業對接更多人才?”“能不能為優質企業提供綠色能源,并給予政策支持?”……
夜幕中,一場政企懇談會在湖州召開,12位來自智能裝備、生物醫藥、電子商務等領域的企業家敞開心扉,反映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參會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一一作答。
自2022年6月以來,每個周三,政企懇談會雷打不動。截至目前,湖州共有2382位企業家參會,提出問題建議3182個,滿意率達98.9%。
常態化精準助企解難題,讓企業家“輕裝上陣”、如沐春風。
位于湖州南潯的久盛地板有限公司曾連續兩年申報浙江省級工程研究中心,都沒能成功。在懇談會上反映困難后,他們收獲了“加急輔導”,相關部門為企業提供了政策解釋、材料申報等服務,“護送”企業成功“上榜”。
“對于企業而言,這不僅是拿到了一個‘招牌’,還為新一輪技改爭取到了更多資源。”久盛地板有限公司產品中心總監徐立說,木地板是南潯的支柱產業,久盛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也為其他企業“打了樣”,最終將推動行業的提檔升級和綠色發展。
幸福生活“可見可感”
“手指一點,風扇就打開了,再一點,卷閘門就打開了……”長興縣呂山鄉殘疾人湖羊養殖共富基地里,年過五十的陸國飛正在操控湖羊智慧化管理平臺,查看羊舍的情況。
陸國飛年輕時從事跑船生意,20多年前,一次事故造成他腿部殘疾,行動不便。3年前,他被介紹到共富基地工作,接受了系統的學習和培訓,如今已掌握了數字化養羊的關鍵技術,成長為一名技術型“羊倌”,一人可管理3000只羊。
“現在收入越來越高,日子越來越好,去年家里還建了新房子!”陸國飛告訴記者。
圖為浙江湖州一名企業負責人在中小微企業一站式服務平臺領取營業執照。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以群眾急難愁盼為導向,湖州正書寫讓群眾“可見可感”的民生答卷:
針對群眾反映的“民生小事”,開展廢棄線桿、揚塵污染、農村道路安全隱患等多項整治行動;為6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意外傷害險,受益人數達42萬;建成近百個產業幫扶基地和創業孵化基地,覆蓋1000余戶殘疾人家庭;對42個城鎮老舊小區進行改造,151棟住宅加裝電梯,“上樓難”問題正在逐步解決……
一河碧水的西苕溪向北,歡快地注入太湖。
而就在溪水不遠處的太湖南岸,工程車來回穿梭,施工隊干勁十足,一座瞄準綠色高能級產業體系的湖州“南太湖未來城”建設正酣。
“湖州正堅定實施生態文明立市、創新發展強市、改革開放興市‘三大戰略’,高水平建設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努力成為美麗中國的集成之地、濃縮之地、經典之地。”湖州市委書記陳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