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生產線上生產加工石墨烯導熱膜(2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無論走哪條高速,行至江蘇蘇州、無錫、常州路段,車流量都會明顯增加,加上兩側廠房林立,印證著此處經濟的活躍——2022年,三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合計越過8萬億元大關。
地緣相近、文化相親、產業互聯,本是地理概念的蘇錫常,已成為中國經濟版圖上一個鮮明標識。“大塊頭”有“大智慧”,三市把握數字化轉型機遇,乘勢而起謀“全新一躍”。
錨定制造業 “鏈”出集團軍
1983年,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小城鎮再探索》一文中提出“蘇南模式”,認為蘇錫常遍地開花的鄉鎮企業順應了改革浪潮、提升了地區經濟競爭力。“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生產模式早已過時,但正是這些遍地分布的“種子”,為如今工業經濟“枝繁葉茂”打下基礎:
2022年,蘇錫常三市分別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超4.36萬億元、2.37萬億元、1.5萬億元,除了規模,工業門類之齊全在同類城市中也屬領先,如蘇州擁有35個工業大類、涉及171個工業中類,無錫則是國家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深耕輕工、紡織、機械等領域。
數十年打磨,當年“小作坊”中走出了行業巨頭。在自古“衣被天下”的蘇州盛澤鎮,盛虹、恒力兩家小廠一路成長為“世界500強”,印證了保持“恒心定力”終可見“盛世長虹”。兩家龍頭企業生產的化纖、面料帶動當地成衣設計、生產等配套,催生出年交易額破千億元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
截至目前,蘇錫常合計擁有“2022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62家。在它們帶動下,“中國紡織服裝名鎮”無錫新橋、“刀具之鄉”常州西夏墅等一批產業強鎮相繼涌現,紡織服裝、機械制造等產業也不斷壯大,成為蘇錫常工業重要支柱。
全球近十分之一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由蘇州昆山生產,每三輛電動兩輪車就有一輛來自無錫,全球裝機量前十位的動力電池企業中有三家落戶常州……堅守制造業,蘇錫常分別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格局中搶占重要位置。
相關人士認為,八萬億的工業體量來之不易,放眼全球的區域板塊都屬領先,制造業起家、在實體經濟上久久為功,這是蘇錫常的“來路”,也將是“未來”。
發力新賽道 鍛造新優勢
去年新能源產值超過5000億元、動力電池產銷量全國居首、新能源整車產量占江蘇省半壁江山、電池片及組件產能占全國10%左右……正沖刺GDP“萬億之城”的常州,提出2025年新能源產業規模超萬億元。與打造“新能源之都”同步,該市全面實施“危污亂散低”企業綜合治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被看作推動“蘇南模式”現代化升級。
快速工業化進程后,蘇錫常均面臨土地開發強度高、環境承載力逼近天花板等問題,固本開新方能破局:
蘇州將生物醫藥作為“一號產業”,從人才、資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扶持,2022年產值同比增長5%,躋身全國第一方陣;無錫將物聯網產業作為重要發力點,一手抓芯片、傳感器等關鍵設備制造,一手抓車聯網、智慧交通等關鍵應用,已集聚相關領域企業超3000家。
統計顯示,蘇錫常三市高技術制造業產值分別增長7.5%、12.1%、45%,均快于規上工業增速。
一批傳統制造型企業煥發新活力:老牌光伏企業協鑫科技,潛心10余年研發出顆粒硅產品,節能環保且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百年老廠”無錫一棉持續推進生產流程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常州恒立液壓堅持個性化研發、柔性化生產,從油缸向整個液壓系統制造邁進。
求新求變不僅是企業,蘇錫常協同發展力度也不斷加大。《蘇錫常一體化發展合作備忘錄》《蘇錫常都市圈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發布,聯合推動區域科技創新資源協同共享。
翻閱三市“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既把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列為重點發展產業,又細化和優化布局,例如,蘇州將創新藥研發作為重點,與無錫強大的生物醫藥研發外包能力形成錯位;無錫利用集成電路制造優勢,助力三市芯片設計制造、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升級;常州依托領先的動力電池、光伏組件產業,為三市企業新能源變革提供支持。
加快數字化 探尋新融合
擁有八萬億的巨大體量,如何再攀高峰?蘇錫常錨定“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主線,系統性重塑制造業。
數字經濟既是新賽道,更是主賽道。連續兩年,蘇州在春節后重要會議上聚焦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加快高端化攀升、智能化升級、服務化轉型、綠色化發展,提出加快構建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網絡,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無錫推動數字經濟提速和數字化轉型,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持續引入高水平領軍團隊和高成長性企業;常州從重點優勢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改造切入,助力企業提高在研發、生產、管理、協同等多環節的效能。
“燈塔工廠”被視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全球132家,蘇州、無錫共占8席。例如在蘇州億滋,一塊小餅干的生產也充滿智慧:智能化裝備與企業數字系統打通,實現人機法料等要素資源的精準組織,使工廠準時交貨率提升18%、交貨時間縮短32%。
一批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天安智聯有限公司根據無錫當地交通路網建設數字孿生平臺,依托激光雷達、攝像頭等采集實時交通信息,不僅助力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也支撐自動駕駛等新應用研發。常州天正工業瞄準中小制造企業,為現有設備加裝物聯網系統,收集分析生產動態,推動智能化改造,還探索將生產數據作為信用評級工具,服務企業融資。
2023中國民營經濟發展論壇3月26日舉行,按照創新能力、發展潛力、聚集程度、綠色水平,評出“中國百強產業集群”,蘇錫常共計11個產業集群當選,包括蘇州汽車關鍵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無錫物聯網集群、常州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等。
“數”“實”融合加速,蘇錫常也正在加快融合步伐。聯通蘇南碩放機場與滬寧城鐵蘇州新區站兩大樞紐的“蘇錫公交1號線”日前開通投運,根據規劃,未來三地間還將有更多鐵路、公路互聯互通,三地工業產品將通過這些通道流向全國、走向世界,也將為新興產業更快發展提供支撐。
未來已來。作為實體經濟“模范生”,蘇錫常在數字經濟時代調整航向、破浪前行。(記者張展鵬、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