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综合亚91,男女又色又爽又爽视频,无码人妖在线看中文字幕,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 05 12:19:01
來源:新華網

90歲何占豪:《梁祝》探路 讓世界聽見中國音樂之美

字體:

  新華社香港11月5日電 題:90歲何占豪:《梁祝》探路 讓世界聽見中國音樂之美

  新華社記者陸敏

  10月28日晚,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當高胡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以下簡稱《梁祝》)的最后一個音符如彩蝶翩然飛走,90歲的何占豪緩緩放下手中的指揮棒。香港中樂團的演員和現場觀眾全體起立,以劇場最高禮節向這位音樂大師致敬,全場掌聲、歡呼聲四起,經久不息。

  雖已鮐背之年,何占豪指揮時仍身板挺直,手勢有力,且全程不看樂譜。這部他在26歲時參與創作的中國管弦樂經典名曲,早已融入了他的藝術生命。

  在香港第一次登臺指揮

  何占豪在香港文化中心接受采訪(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這場名為“梁祝65——何占豪與香港中樂團”的音樂會,為面世65個年頭的《梁祝》提前慶生,也寄托了何占豪與香港中樂團40年的情誼。

  1983年,何占豪第一次來香港,正是與香港中樂團合作。時任音樂總監邀請何占豪來港,問他能否登臺指揮。

  “我說能指揮自己的作品。”何占豪應承下來后,趕緊向上海音樂學院的指揮系同事請教,人生的第一次登臺指揮就這樣在香港完成。

  “我很緊張,結果第二天香港的報章反響還不錯。”回憶往事,何占豪哈哈大笑。

  那一次登臺,也讓他對香港觀眾“極高的音樂素質”留下了深刻印象。“演出時全場鴉雀無聲,我連翻樂譜都不敢出聲。”他說。演出完畢,觀眾排長隊等候他的簽名,有人問,“何老師,您什么時候再來?”香港觀眾的這份惦記讓他暖心多年,此后他多次來港。他說,只要香港有需要,他就會來。

  2000年,香港電臺舉辦了一次“我最喜愛的十部交響樂作品”評選,《梁祝》作為唯一的中國作品入選。何占豪來港領獎,當年情景歷歷在目。

  何占豪很看重這個獎項,因為該獎全部由聽眾投票選出。在他心里,音樂的終審評委是聽眾。“一部作品是不是經典,不看它是否得獎,而是看這個作品傳播面有多廣、影響力有多久。”

  同年,香港中樂團評選了十首最受歡迎的民族管弦樂作品,何占豪改編的高胡協奏曲《梁祝》獲得了最高票,這首作品正是他此次來港指揮的民樂版《梁祝》。

  “《梁祝》和香港的緣分很深。”他說,“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既是中國的窗口,也是世界的窗口,希望有更多的中國音樂作品通過香港走向世界。”

  每個音符都在表達感情

  何占豪在香港文化中心參加彩排(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年輕一代音樂人努力探索中國自己的交響音樂道路,上海音樂學院的“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格外活躍,從浙江省越劇團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進修班的何占豪當時正是該小組組長。

  為什么洋樂器要民族化?因為學生們為農民演出貝多芬、巴赫,他們聽不懂。這讓一心想“為人民服務”的學生們很苦惱。

  民族化首先要從作曲開始。“你滿肚子的民間音樂,為什么不想辦法提煉?”老師一句話點醒何占豪。

  從小跟著奶奶聽越劇、又在越劇團工作過數年的何占豪最終從越劇中獲取靈感,先寫了一個四重奏版的“小梁祝”。后來邀請作曲系的陳鋼加入創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兩人將中國傳統套曲與西方奏鳴曲式相結合,成功創作出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當時同學們一聽紛紛叫好,都開玩笑說,這旋律是從哪個協奏曲里抄來的?我說都是越劇里的!來,我唱給你們聽。”憶及往事,何占豪隨口哼起了《梁祝》的旋律,繪聲繪色,如同當年。

  當年,越劇觀眾對“尹派”尹桂芳飾演的賈寶玉吟唱的一句“妹妹呀”非常癡迷,每演到此處,掌聲、叫好聲不斷。何占豪反復琢磨這一句起調的吟腔,以此為元素,創作出《梁祝》的主題音樂。后來,他專程去福建拜訪尹桂芳,當面討教這一句經典唱腔是怎么來的。

  尹桂芳告訴他,這是自己在表演過程中,用心揣摩寶玉對黛玉的感情,把一句念白不斷改進,最后從語調變成唱腔,飽含深情的吟唱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感染力。

  何占豪非常感動:“老師,我學音樂多年,不知道音樂從哪里來,原來音樂是從感情中來的,情之所至,音之所在!”

  60多年來,何占豪創作了數十部大型音樂作品,包括交響樂《龍華塔》、古箏協奏曲《臨安遺恨》、交響秦腔組曲《根據地》等。回首自己的創作之路,何占豪說:“我沒有什么高深復雜的技巧,要說我有什么心得,那就是,每個音符都在表達感情。”

  讓世界聽見中國音樂之美

  何占豪與香港中樂團在香港文化中心參加彩排(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1959年5月,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上海首演,一舉成名。此后在國內外長演不衰,廣受歡迎。

  “為什么《梁祝》人們一聽就喜歡?因為它雖然是外來形式,卻是民族內容。它深深植根于廣大民間。”何占豪說,“中國有那么多民歌和戲曲,是老百姓自己唱出來的,把勞動中、愛情中的感受和體會唱出來,有感情有生活,就可以變成音樂。”

  為振興民族音樂,何占豪堅持“外來形式民族化、民族音樂現代化”,一方面努力挖掘中國民間音樂寶藏,另一方面融合西方現代音樂理念與形式,包括探索戲曲音樂的創新,甚至嘗試以交響樂形式呈現“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南音。

  何占豪幾乎每部作品都創作了交響樂和民樂兩個版本,在國內演出時用民樂版,到國外就用交響樂版。“希望我們的青年演奏家拿一把二胡,帶一個古箏,就能走向世界,世界也能聽懂中國。”

  在音樂旅程上趕了一輩子的路,90歲的何占豪狀態“依然在路上”。他笑稱自己“精力比較充沛,腦子也不糊涂”,仍忙碌在音樂創作、傳承和講學一線,九十華誕的全國巡演音樂會也在火熱進行中。

  “希望有才華的青年后輩,能學好我們民族音樂語言,創作出更多的好作品,讓世界聽見中國音樂之美。”何占豪說。

【糾錯】 【責任編輯:劉笑冬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2000000000000001110109112995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