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9月17日電? 題:指揮家閻惠昌:讓中國民樂跨界交響
新華社記者陸敏
9月15日晚,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座無虛席。香港中樂團第47樂季的首場音樂會《月滿長生殿》即將開場。
燈光漸暗,音樂未起。“好一個明月皎潔的夜晚!”站在指揮臺上的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朗聲說道。這是他的第一句臺詞,也是全劇的開場。在這場由內地、香港和臺灣三地藝術家共同出演的昆曲與民樂的音樂對話中,他既是真正的指揮,也扮演了其中的“指揮”角色。
一腦兩用,左右手各干各的,這是閻惠昌在讀大學指揮專業時已經訓練過的。而今,69歲的他要訓練一腦三用,一邊指揮一邊講臺詞。
難嗎?難!他一笑。
從黃土高原到維港之畔,閻惠昌的人生從來都是迎難而上。
跨界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9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月滿長生殿》用當代審美思維叩問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創新地采用音樂劇場的形式,將古老昆曲的表演藝術與大型民樂團的現場演奏融合,戲中有樂、樂中有戲,給觀眾帶來跨界交響的視聽新感受。
“跨界”對閻惠昌并不新鮮。從1997年6月擔任香港中樂團音樂總監伊始,他就立志“不拘一格,自成一格”,始終站在民樂界的前沿,積極探索與不同界別互動,先后進行了一系列中樂團與多種藝術門類合作的大膽嘗試。
比如在音樂會中引入詩詞書畫元素,音樂與文學經典名著對話,在茶文化和插花藝術中賞樂,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和美聲同臺……充滿奇思妙想的各種跨界探索,讓香港中樂團影響力不斷“出圈”,成為一張亮眼的文化名片。
“跨界不是重點。你本身東西不做好,跨界就毫無價值。”閻惠昌說,樂團在堅持以民樂為核心的前提下,放眼世界,“通過跨文化跨媒介的融合來拓展藝術表現力,讓更多的中外觀眾了解和喜愛我們中國民族音樂。”
今年3月,在海內外眾多藝術家同臺競技的香港藝術節上,香港中樂團的《火星上的虎度門》大獲成功。“虎度門”是粵劇舞臺兩側供演員出入的臺口,這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把“虎度門”融入火星場景,運用多媒體手段配合科技感十足的舞臺特效,讓古老的粵劇“穿越未來”,在太空中唱響。
“跨界跨到了外星球。”閻惠昌笑道,演出后他收到不少觀眾反饋,“沒想到傳統戲曲還能被賦予這樣的科幻色彩,而且毫不違和,他們都感到非常驚艷。”
傳承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參加《月滿長生殿》的彩排(9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閻惠昌在陜西農村長大。每逢節日,村子里都有戲班子來演出,一場戲里歌舞、表演、樂隊等元素俱全,給了他最初的音樂啟蒙。此后的藝術探索和實踐中,他多次到祖國各地采風,無論是親身探訪有“唐宋遺音”之稱的潮州音樂,還是現場聆聽剛直高亢的華陰老腔,每一次都讓他慨嘆中國民間音樂的豐饒浩大。
“民間音樂包括戲曲、器樂、說唱、歌舞等,非常豐富,構成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第一大類。”在閻惠昌看來,這正是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的源頭活水,“我國幅員遼闊,加上地域分隔導致不同地區的不同樂種風格差異很大,在挖掘、展示和傳承傳統音樂方面,民樂大有可為。”
自2007年起,香港中樂團與香港藝術節共同創辦“樂旅中國”系列,每年都推出多首作品,展現中國豐富多樣的音樂地貌。香港中樂團是大型民樂管弦樂團,但專門保留了吹打音樂、廣東音樂、江南絲竹等多個民間音樂小組,在每年委約創作的作品和音樂會的曲目設計中,傳統音樂都要占到一定比例。
“中國傳統音樂是無價之寶,我們有責任好好守護和傳承,并盡最大努力加以呈現,讓觀眾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閻惠昌說。
香港中樂團邀請太極大師一起合作過一場名為《極》的太極舞蹈音樂會,以音樂、舞蹈、太極結合的方式,從“開天辟地”講到“天人合一”,令人耳目一新。這場音樂會的創意來自閻惠昌。“《極》闡述的是一套很完整的中國人的宇宙觀,讓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可聽、可視、可感,這是我們想做的。”
2019年7月,特區政府頒給閻惠昌銀紫荊星章,表彰他多年來致力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發展。
共融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與記者交流(9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到香港任職后的頭幾年,他一直在思考香港中樂團的定位。香港是一個中西薈萃的國際大都市,中樂團一方面背靠祖國,深深扎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另一方面面向世界,要像這個城市一樣國際化,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融合的平臺。
閻惠昌曾在中央民族樂團工作多年,也曾執棒新加坡、俄羅斯、日本等國的大型樂團,這樣的跨文化經歷,讓他有更為開闊的世界觀。他經常率領香港中樂團“走出去”,應邀到世界各地知名藝術節獻演,加強交流,拓展視野。
200多年前,歐洲傳教士將一件古老的中國樂器笙帶去西方,這是世界“自由簧”樂器的鼻祖。此后歐洲仿照笙的簧片原理,改進了西洋“樂器之王”管風琴,還陸續發明出手風琴、口琴等“簧類”樂器。
“這很有意思,一方面讓我們為自己的文化自豪,另一方面也認識到,文化的發展需要開放和共融。”閻惠昌說。香港中樂團以此為創意出發點,打造了笙、古琴等中國古代樂器與西方管風琴的一系列音樂對話。
這次的新樂季推出了古老編鐘與管風琴的對話新作《鐘簧龢鳴》。閻惠昌說,“‘龢’與‘和’字同音,常為通用。‘龢’像一排竹管樂器吹出不同聲部,具有和諧共振的寓意,這樣的作品既承載著歷史的厚重,也寄托了我們對文化共融的期待。”
上世紀80年代初,閻惠昌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選擇了民樂指揮作為主修方向。經過數十年的耕耘,閻惠昌如今已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民樂指揮家和作曲家。
“我在陜西這樣有深厚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地方長大,此生能以傳播中國文化為己任,為中國民樂發展做一些探索和貢獻,這是我的使命,更是我的榮幸。”閻惠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