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30日電(記者陳云富)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前,黃金價格明顯回調,假期間黃金消費者的“持金成本”降低,使原本熱度較高的黃金市場消費依然強勁。然而隨著金價從前期的高位回落,不分紅也不支付利息的黃金是否還值得買?
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前一周,國際國內金價持續回落,以人民幣計價的現貨黃金價格下跌尤為明顯。到假期前最后一個交易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現貨黃金連續交易價格回到每克450元下方,較前一周市場報價大跌5.2%,創下3年多來單周最大跌幅。
期貨市場上,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的黃金期貨價格同期也回落逾2%,創下大半年來單周最大跌幅。
業內人士分析,人民幣計價黃金價格回調,更多還是受國際市場影響。由于避險情緒有所消退,紐約、倫敦兩地黃金價格此前都明顯下跌。其中,紐約市場金價已回到每盎司1900美元下方,相比9月中旬的高點回落約80美元。
記者走訪上海的三家金店了解到,隨著金價回落,主要金店的黃金飾品報價也都回到每克600元以內,黃金相關飾品在假期間每克還享有20元到50元不等的優惠。“金飾品的報價為每克598元,前期高點一度達到每克610元,假期每克優惠20元,投資金條的報價相比前段時間也下調了不少。”六福珠寶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盡管價格回落,黃金市場消費并未受到影響。“假期前黃金的關注度就比較高,放假后一方面能夠有時間和家人一起到店挑選,另一方面,優惠后的價格也比前期要劃算。”正在一家金店選購黃金飾品的黃小姐表示。
業內專家預計,隨著市場消費的持續強勁,今年黃金市場“金九銀十”的現象或會更加明顯。“每年9月份到次年的春節都是黃金消費的旺季,金銀珠寶的旺銷有望使其持續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黃金市場專家程偉表示。
消費者緣何持續青睞黃金資產?業內專家分析,一方面,由于前期人民幣貶值,使人民幣計價的金價表現持續強于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尤其是作為一種投資品,黃金的表現不僅好于其他大宗商品,也高于股票等其他資產,吸引了不少資金流入市場。
另一方面,黃金的抗風險功能、貨幣屬性也在繼續發揮。“黃金一直被認為是避險資產,當市場風險增加,投資者往往會轉向相對穩定和安全的投資選擇,近年來央行也持續在增加黃金儲備,讓黃金的需求表現良好。”黃金市場分析師蔣舒認為。
盡管國內金價明顯回調,但目前人民幣金價相比倫敦等地市場的“上海溢價”依然處于相對高位。在業內專家看來,國內市場價格后期或將面臨溢價回歸正常的壓力。
“高溢價狀態應該不是常態,若供應增加,回歸常態只是時間問題。”賀利氏貴金屬中國區交易總監陸偉佳認為。
為此,不少專家提醒,消費者對黃金市場的“追高”仍需謹慎。“歷史上,從1984年以來,每一個周期的最后一次美國加息后的一年內,國際金價的平均漲幅為6%。”陸偉佳表示,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美國貨幣政策很快會轉向,而隨著高利率狀態的維持,意味著金價仍會面臨壓力。
“對于消費者,首要是選擇好適合自身的品種和渠道,不要盲目跟風參與短線市場投機。”對此,蔣舒也建議,不同于其他資產類別,黃金不分紅也不支付利息,在投資上,黃金市場的參與者可參考海外市場對黃金的配置策略,即更多將其作為資產組合的一部分,進行長期的、按一定固定資產比例的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