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沙6月25日電(國際觀察)G7、北約雙峰會 西方有何圖謀
新華社記者張章 李超
七國集團(G7)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將從26日起接連舉行峰會。分析人士指出,這兩場峰會暴露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企圖利用G7、北約這兩大集團主導國際秩序。謀合作、促發展本是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而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固守冷戰思維,為了維護自身霸權,拉幫結派搞“小圈子”。這種做法逆流而動,注定不會得逞。
3月2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一面顯示屏上顯示七國集團峰會的標識。(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霸權思維暴露無遺
G7峰會將于26日至28日在今年輪值主席國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小鎮加米施-帕滕基興舉行。美國政府此前宣稱,將在G7峰會期間宣布發起一項全球基礎設施倡議,著重加強與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國家的聯系,從而增加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往往以“開放”之名美化此類倡議,發起這一倡議的真正圖謀卻是圍堵中國、遏制中國發展。美國試圖以經濟援助的“空頭支票”,引誘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服務于美國自身的地緣政治目的。
如今,國際社會已經看清美國霸權主義的面目,并清楚地認識到參與其中并不會帶來實際好處。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網站文章說,盡管美國官員已經開始在世界各地宣傳這一倡議,但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的國家并未發現美國有何實際行動。
此外,烏克蘭危機問題也是本次G7峰會的重要議題。本次峰會邀請印度總理莫迪等非G7成員國領導人參會,希望勸說這些國家改變對烏克蘭危機問題的立場,從而實現“孤立俄羅斯”,但印度等國堅持中立立場,拒絕跟隨西方國家譴責和制裁俄羅斯。
分析人士指出,表面上看,烏克蘭危機使歐洲多國暫時加強了與美國的“捆綁”。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發現被犧牲的是歐洲的利益,而維護的卻是美國的霸權。同時,在目前全球能源緊張、糧食價格高企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不愿加入西方陣營,因為這些國家十分清楚,美國大搞陣營對抗的政治操弄、圍堵遏制“戰略對手”,是為了維護自身霸權,這樣的做法根本無助于解決當前烏克蘭危機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3月24日,工作人員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忙碌。(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冷戰思維危害世界
緊接G7峰會,北約峰會將于28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峰會主要議題包括繼續為烏克蘭提供支持、審議芬蘭和瑞典入約問題,以及通過指導未來十年發展的新戰略構想等。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日前稱,北約將在馬德里峰會上把俄羅斯稱為“和平與安全的威脅”,并宣布俄方不再是北約的伙伴。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將其他國家視為“威脅”,實際上北約才是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嚴重威脅。正如莫斯科國立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弗拉基米爾·沙波瓦洛夫所說,北約為了自身利益,甚至在不與其成員國接壤的領土上不止一次進行大型軍事行動,北約的“俄羅斯威脅論”完全不符合事實。
本次北約峰會還將審議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問題。此前土耳其的反對讓原本對芬蘭和瑞典可以迅速加入北約持樂觀態度的斯托爾滕貝格變得謹慎,他在12日與芬蘭總統尼尼斯托會談后表示,考慮到土耳其方面的“關切”,北約不認為本次峰會是“批準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最后期限”。
5月15日,在芬蘭赫爾辛基,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右)和總理馬林參加聯合記者會。(新華社記者陳靜攝)
此外,本次北約峰會還邀請亞太地區的非北約成員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出席會議。北約一方面希望與這四國協調對俄立場,但更重要的是拉攏四國共同打壓圍堵中國。北約還計劃在本次峰會期間啟動新戰略構想,鼓吹“中國威脅論”。
印度金達爾全球大學教授阿努拉達·切諾伊說,許多亞太國家都認為,北約在該地區的過度活躍、對中國的遏制以及軍事和戰略聯盟的擴大,將產生對該地區任何國家都不利的緊張局勢,甚至將導致區域軍備競賽,這是整個區域甚至在冷戰期間都極力避免的。
分析人士指出,冷戰已經結束30多年,北約這個“冷戰遺孽”為了證明其存在的必要性仍在不斷地鼓吹集團對抗,挑起沖突矛盾。北約的所作所為有違于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早已不合時宜,早該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