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惜別,戀戀不舍
今晚
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
將在廣西南寧正式落下帷幕
這是11月5日拍攝的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開幕式現(xiàn)場。新華社記者胡星宇攝
從七月提前開賽的沖浪比賽誕生首金
到11月5日學青會開幕式在廣西南寧盛大舉行
延續(xù)至今將近半年的精彩紛呈
即將畫下圓滿的句號
學青會上的精彩瞬間
本屆學青會賽場上
涌現(xiàn)出一系列亮眼的成績
據(jù)賽事組委會15日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
本屆學青會共有1人次平世界紀錄
2人1隊3次超3項亞洲紀錄
1人1隊8次超2項亞洲青年紀錄
此外,在射擊、舉重、田徑等項目上還誕生了一批
全國紀錄、全國青年紀錄和全國少年紀錄
11月2日,烏魯木齊市隊選手艾力西爾·吾買爾打破男子400米全國少年紀錄奪冠
作為深化體教融合的重要標志
兩會合辦的學青會是對體教融合成功的一次集中檢閱
發(fā)揮著“1+1>2”的效用
賽場之上
“體教融合”冠軍比比皆是
舉重女子45公斤級比賽中
福建選手徐璐瑩平抓舉世界紀錄
在舉重女子45公斤級比賽中,福建選手徐璐瑩抓舉85公斤平世界紀錄
浙江短跑新銳陳妤頡
連奪中學組女子100米、200米金牌
且奪冠成績均優(yōu)于大學甲乙組冠軍
她們都經(jīng)歷過上午在學校上課
下午在少體校訓練的成長過程
在她們身上
可以看到體教融合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陳妤頡(中)在中學組女子100米比賽中
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司長李輝表示
這些“體教融合”冠軍
大多都是體校與優(yōu)質教育資源結合的模式
培養(yǎng)出來的
到目前為止
體校仍然是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
核心力量和主要陣地
11月13日,北京隊選手馬忠強(左)、李俊霖分獲首屆學青會田徑項目大學甲組男子1500米金、銀牌。新華社記者吳梓溢攝
目前國內(nèi)的體校發(fā)展模式
有的是自辦文化課
有的是依托優(yōu)質教育資源
總體發(fā)展趨勢是更加重視這些運動員的全面發(fā)展
讓他們成為高素質的全面型人才
李輝同時表示
在體教融合背景下
體校也應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
向普通學校交流開放
發(fā)揮體校專業(yè)人才優(yōu)勢
帶動地區(qū)青少年體育發(fā)展
實現(xiàn)“雙向互動”
11月1日,南京市選手董志豪獲得首屆學青會游泳項目男子100米蛙泳公開組冠軍。新華社記者胡星宇攝
在本屆學青會賽場上
也不乏校園里走出的“學霸型”冠軍
課堂上他們是文化課成績出色的陽光學子
賽場上他們是爭金奪銀的運動達人
賽場是課堂的延伸
來自香港的短跑運動員鄭翔鴻說
體育其實也是青年人學習的一種方式
“在課室里
我們學到了書本上的知識
可是在運動場上
有教練、朋友、家人、前輩
他們教我如何去做人、做運動員
所以很榮幸,我是一名運動員”
鄭翔鴻在香港都會大學物理治療(運動相關)專業(yè)讀二年級
炫青春、筑夢想、贏未來
首屆全國學青會的火炬即將熄滅
但它點亮的青春永遠光彩熠熠
國家的進步鐫刻著青年的足跡
民族的未來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期待憑借學青會的引領示范作用
帶動更多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鍛造“文明精神”和“野蠻體魄”
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11月5日,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主火炬被點燃。新華社記者曹祎銘攝
記者:吳俊寬、鄭昕、徐海濤
編輯:焦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