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8月5日電(記者周相吉、盧宥伊、董小紅、吳曉穎)盛夏時節,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正如火如荼舉行。113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名青年運動員相聚成都,他們激揚青春活力,追逐心中夢想,向全世界展現著當代大學生的光華與風采。
這是7月28日拍攝的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劉磊攝
賽場上,他們奮力拼搏、爭金奪銀、切磋技藝;賽場外,他們熱情相待、交朋結友、互通友誼。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因成都大運會相聚相知,在青春、團結、友誼的盛會中增進理解。
相聚相知 共赴青春之約
夜幕初降,成都大運村里的文化市集流光溢彩,投壺、蹴鞠、編織……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運動員饒有興致地交流互動,交換徽章、分享快樂。
“這種球好輕,太有趣了。”25歲的利比亞運動員伊薩體驗蹴鞠,很快就掌握了技巧。這位60公斤級的柔道選手,輕巧地將竹制的小球挑射進球門網洞,熱情地招呼路過的意大利、中國運動員入場體驗。來自異國他鄉、互不相識的青年人很快就玩到一起,興趣盎然。
這是7月15日拍攝的成都大運會大運村一景。新華社記者王曦攝
成都大運會開幕以來,大運村里住滿了不同膚色、不同國籍、不同語言的大學生運動員。村里村外、賽場內外,他們相遇相識,相知相惜。“成都成就夢想”,蓉城之會成為匯聚全球青年的青春之約、體育之約、夢想之約。
7月31日,在成都大運村,成都新津繩編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文藝(左三)展示如何制作中國結。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國際大體聯代理主席雷諾·艾德對中國秉持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理念,認真兌現莊嚴承諾,確保成都大運會順利舉辦表示感謝。“在經歷只能網上見面的漫長疫情之后,大家又一次來到大運村,共同生活10至12天。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重聚,利用比賽結束后的機會互相交流,這太棒了!”在艾德眼中,這就是大運會的魅力。
互學互鑒 共享多彩文明
這幾天,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埃·瑪維洛說話時眼眸中總是充滿亮光。在武術男子刀術比賽中,瑪維洛獲得了銀牌。“當我喜歡上武術后,我就夢想在武術的發源地登上領獎臺。現在,我終于走到了這一刻。”瑪維洛激動地說。
瑪維洛從小就有“武俠夢”,他跟很多中國青年選手有過武術切磋。賽場上,他們既是對手又是好友。“我常琢磨中國選手的招式,學習他們的技藝,激勵自己進步。”瑪維洛說,武術蘊含的武德,如強身健體、行俠仗義、仁義精神等內涵深深地烙在他心底。
7月30日,印度尼西亞選手瑪維洛在男子刀術金牌賽中獲得亞軍。新華社記者賈浩成攝
大運會賽場,見證全球青年以平等、包容、友愛的視角進行文化交流與互鑒。在武術項目比賽中,外國運動員紛紛選擇具有中國風的音樂作為配樂:日本隊員選的是《梁祝》選段,阿爾及利亞隊員選的是《仙劍奇俠傳》影視插曲……“打拳時,聽著《梁祝》旋律,覺得很美,在一招一式中能靜心寧神。”日本選手古川萌華說。
在中國與國際大體聯和各國各地區代表團共同努力下,成都大運會成為一屆具有中國特色、時代氣息、青春風采的國際體育盛會。本屆大運會上,太陽神鳥、熊貓等中國文化符號深深吸引了來自全球的青年運動員。
意大利籍火炬手蘇耘哲在大運會開幕式上親手點燃“太陽神鳥”圖案圣火盤,他自豪地說,“太陽神鳥”彰顯了中國人自古以來和諧包容、追求光明的精神品格,是力量、希望和吉祥的象征。“我相信火炬手的意義不只是傳遞火炬,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的傳遞,傳遞的是團結友誼,傳遞的是文化交流。”
7月28日,意大利籍留學生蘇耘哲(前)在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參加完大運會開幕式后拍照留念。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大運會期間,賽場外的文化交流每天都在進行。在天府藝術公園,“2023成都雙年展”展出的22個國家和地區235位藝術家的476件作品,吸引了眾多中外觀眾。
25歲的成都小伙古毅專程去看了展覽,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用平板電腦創作的一組繪畫作品。“斑斕的色彩筆觸,勾勒出春天生機勃勃的生命力。作者在iPad上作畫,是一種探索,很受啟發。”古毅說。
展廳內,藝術家徐冰的“英文方塊字書法教室”,引起了波蘭擊劍運動員亞歷山大的興趣。徐冰“創造”的這些字體,將英文字母改造為書法的偏旁部首,將英文單詞組合為全新的書法方塊字。
“在東西文化交流、溝通之外,打破固有思維,找到新角度,是這個作品的價值所在。”亞歷山大在體驗區拿起毛筆,在紙上寫下一個古體的“兔”字。在大運村生活幾天,亞歷山大對十二生肖這個“中國星座”心生認同。“我在大運村剛學會用毛筆寫字,我屬兔,今年是我的本命年。”
同心同行 共創美好未來
文明是多樣的,世界是多彩的。參加成都大運會的青年健兒,用自己的努力書寫著他們的精彩與未來。
就讀于阿德庫勒阿賈辛大學人類學系的跆拳道選手奧拉米,是個愛笑、溫和的大個子。跆拳道水平出眾的他,排球技能也不差,是尼日利亞排球國家隊隊員。他最大的心愿是以排球運動員的身份登上奧運舞臺。
“體育是我的動力,也給了我很多機會,我上大學就得益于運動員獎學金。作為人類學專業的學生,參加運動會也讓我在比賽之余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以后我想成為一名運動員心理咨詢師,結合所學和特長,幫助運動員舒緩情緒。”奧拉米說。
大運會上,超越比賽勝負的感人故事不斷上演。在羽毛球比賽中,中國選手譚強看到對手巴西運動員韋爾頓的球鞋已經有些舊了,第一反應是“他不遠萬里來參賽,我想送他一雙鞋,讓他感受來自中國的熱情。”當譚強把新鞋送到韋爾頓手中,他連聲說“謝謝”,與譚強擊掌擁抱。
譚強(左)向韋爾頓贈送球鞋
平等包容,一定能共享多彩世界;同心同行,一定會創造美好未來。尼泊爾選手尼亞奇昂·庫沙爾表示,雖然在乒乓球比賽中敗北,但這里還有全世界人民都喜愛的大熊貓。不少外國運動員也分享著在“大熊貓之鄉”親眼看到熊貓的喜悅。
盡管來自五洲四海,但參加大運會的青年們心相通、情相連。他們為獲獎運動員送上生日祝福,用最樸素的表達詮釋了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8月1日,射擊項目女子25米手槍團體比賽結束后,當中國選手林雅茜站上最高領獎臺,現場觀眾和中外運動員出人意料地唱起生日快樂歌。林雅茜流下了開心的淚水。原來,這天恰好是她20歲的生日,本以為金牌已是最好的生日禮物,沒想到還收獲一份特別的驚喜。“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為我過生日,這個畫面太難忘了!”林雅茜激動地說。
8月1日,中國隊選手熊亞瑄、林雅茜、王珂怡(從左至右)在頒獎儀式上慶祝。當日,在大運會射擊項目女子25米手槍團體賽中,中國隊獲得冠軍。新華社記者曹祎銘攝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鑒而豐富。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要從青年做起。不同膚色、不同國籍、不同語言的大學生相聚成都,以平等、包容、友愛的視角看待和而不同,用欣賞、互學、互鑒的態度對待多種文化,以青春的活力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這是青春該有的模樣,這是世界該有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