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秋濃、金桂飄香。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杭州亞運盛會即將圓滿閉幕。
半個月的“亞運杭州時間”,讓無數人在詩畫浙江度過難忘的時光,在亞運會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記憶。
精彩亞運,精彩浙江。
“浙江堅持改革開放,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者。”
透過亞運會,世界認識了活力浙江,看到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透過亞運會,世界仍將見證,浙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以“弄潮兒向濤頭立”的開拓精神和奮進實踐,持續深化落實“八八戰略”,不斷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精彩故事,為亞洲和世界打開觀察當代中國和未來中國的一扇重要窗口。
科創驅動高質量發展躍上新臺階
承載億萬人期盼的巨型數字人跨越錢塘江,攜手運動員點燃主火炬,完成了亞運史上首次數實聯合點燃火炬的壯舉;錢塘江潮涌搬上“大蓮花”舞臺,“弄潮兒”在數字技術打造的“浪潮”間起舞;通過裸眼3D視效呈現拱宸橋,船只穿越時空,讓人文與科技深度融合……
9月23日晚,火炬手汪順和數字火炬手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點燃主火炬。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此次開幕式堪稱數字創新和人文風采的完美結合。”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贊不絕口。
擁抱數字化、智能化浪潮,浙江整合科技創新力量和優勢資源,不斷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大科學裝置實現零的突破,之江實驗室納入國家實驗室體系,10大省實驗室和10大省技術創新中心完成布局……浙江科研實力正在穩步邁入全國前列。
杭州亞運會期間,一輛輛中國制造的新能源汽車在火炬傳遞、亞運賽場、亞運村接駁等全流程使用。作為杭州亞運會官方合作伙伴,吉利控股集團攜旗下吉利、領克、極氪等品牌的2000多輛智能精品車,參與賽會出行保障工作。
9月12日,媒體記者在杭州亞組委舉辦的亞運村媒體開放日活動中體驗AR智能巴士。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走進位于寧波市的領克汽車余姚工廠,車間內工業機器人翻飛忙碌、正開足馬力生產,一輛輛新能源汽車從高度自動化的產線開出。工廠制造副總監陳關劉說:“這些車一半出口海外,主要市場就是歐洲。”
浙江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產業集聚效應凸顯。至今年初,浙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數量超20萬家,培育出一批龍頭企業。
賽場內外,“浙江制造”星光熠熠。近年來,浙江實施制造業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打響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聚焦智能裝備、數字安防、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十大標志性產業鏈。聚鏈成群,浙江正在打造4個萬億級先進產業群,15個千億級特色產業群,一批百億級新星產業群。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浙江持續深化“八八戰略”,接續推出“民呼我為”“四張清單一張網”“最多跑一次”“數字化改革”等重大改革舉措。為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浙江系統部署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惠民、為民、利民理念,同樣體現于亞運會籌辦的全過程。
場館星羅棋布,地鐵四通八達,城市花團錦簇……這個雙節假期,“亞運之城”杭州迎來四海賓朋,共享體育盛宴,感受人文魅力。
10月1日,觀眾在杭州亞運會乒乓球比賽現場為選手加油。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以惠民為導向,城市發展按下“快進鍵”。籌備亞運會的8年間,杭州市形成了480公里城市快速路網、800公里高速公路網。從場館建設推進全民健身,到智能化數字化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杭州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
錨定方向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這段時間,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做了16年球服生意的溫從見忙得不可開交,手機和線上消息響個不停,很多還是越洋電話。“亞運會期間,訂單一下子冒出來很多,有些中亞的客商找上門,一次性就訂了一萬多件球衣。”溫從見說。
“亞運紅利”帶動小微企業訂單大幅上漲。今年1至8月,義烏體育用品出口50.8億元,同比增長33.0%。
從手搖撥浪鼓的“敲糖幫”,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26個大類210多萬種商品匯集于此,又銷往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義烏國際商貿城的線下商鋪達到7.5萬家,常駐外商1.5萬名,關聯著全國210萬家中小微企業、3200萬名產業工人。
義烏市場的盎然生機,是浙江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
當前,浙江正在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是基礎。今年8月,浙江市場經營主體突破1000萬戶。這些千千萬萬的市場經營主體,正成為浙江經濟運行的活躍細胞,將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進一步夯實。
做大做好“蛋糕”基礎上如何分好“蛋糕”?資源稟賦各異,發展基礎不同,如何共同奔富?答案清晰明了:要把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作為主攻方向,進一步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杭州主城區西南方約200公里,淳安縣千島湖秀水畔的界首鄉,水域廣闊、港灣曲折,沿線騎行、徒步的游客絡繹不絕。杭州亞運會自行車、鐵人三項等比賽在這里如火如荼地展開。
10月2日,杭州亞運會鐵人三項混合接力賽在淳安界首體育中心鐵人三項賽場舉行。這是參賽選手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吳壯 攝
很難想象,這里也曾是偏遠閉塞、略顯滯后的山鄉漁村。承辦亞運賽事帶來了發展機遇,隨著山地戶外運動、汽摩運動、水上運動等一批新業態的入駐,界首鄉探索出了一條以運動休閑促進鄉村旅游、體育賽事、休閑農業等全域產業協同發展之路。
在浙江,像淳安這樣的山區縣有26個。瞄準城鄉、區域發展的突出短板,浙江持續推進“山海協作工程”,通過強化陸海統籌、山海互濟,全省50個經濟強縣結對幫扶26縣,加速形成優勢互補、資源互通、共建共享的合作新格局。
船到中流正奮楫,時至2023年9月,浙江共同富裕建設距離“第一步”目標,時間已經過半,階段性進展凸顯。截至2022年,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0;地區居民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縮小到1.58,是全國區域發展最均衡的省份之一。
遮陽帽、加油棒、小旗子,在杭州亞運會滑板比賽中,每一位入場的觀眾都收到了一份亞運觀賽禮。這些精致的亞運針織小禮品,來自杭州市錢塘區巾幗共富工坊服務中心,“每一個都是工坊里的巧手阿姐手工鉤織的。”工坊負責人說。
9月5日,在浙江省建德市航頭鎮烏龍村莼菜基地,村民劃著“盆船”在西湖莼菜產業園種植基地的水面上采摘西湖莼菜。近年來,浙江建德市航頭鎮以黨建聯建為紐帶,圍繞轄區特色農業產業園建設,發揮新鄉賢、鄉土人才、農創客作用,在烏龍村投資600余萬元新建了占地1900平方米的西湖莼菜產業園,引導新鄉賢爭當農業致富帶頭人,打造西湖莼菜共富工坊。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共富工坊”,是浙江助力低收入群體增收的創新載體,預計到2024年全省將建成一萬家。工坊由村(社區)、企業等黨組織結對共建,通過送項目到村、送就業到戶、送技能到人,吸納大量低收入群體就業,以此更好實現“擴中”“提低”。
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在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餐廳用完餐后來到餐具回收處,這里有餐廚垃圾、其他垃圾和餐盤的分類垃圾桶,志愿者會引導用餐者依次完成垃圾分類,整個過程清晰明了并井然有序。
總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的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是杭州亞運會的主媒體中心和壁球項目比賽地。此前,這里會展集聚,每年產生各類垃圾約4000噸。為了推動“垃圾源頭減量”,博覽中心引進了垃圾分類智能化系統,對產生的垃圾量實時統計分析,為垃圾無廢化和減量化提供數據支撐。
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杭州亞運場館建設、使用及賽后利用全過程。杭州亞組委環境保障部綜合處處長余中平說,在競賽場館中大量使用裝配式建筑與可循環、可再生材料。比如在壁球館,比賽結束后,玻璃墻、觀眾席等設施都可以整體打包搬走,捐贈給相關行業用于壁球項目的普及推廣。
這是杭州富陽水上運動中心的中庭花園(8月24日攝),水池中的水來自于循環利用的雨水。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從空中俯瞰,這些秉持綠色理念的體育場館,猶如點綴在浙江10萬平方公里大地上的顆顆珍珠,而珍珠的背景色,則是連綿青山和清澄江水共同勾畫的“只此青綠”圖。
空中俯瞰浙江杭州富陽水上運動中心,屋頂被綠植覆蓋(8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該運動中心毗鄰富春江與亞運村相距約36公里,含賽事管理、觀眾服務和媒體運行等功能。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江波浩渺,助威聲、掌聲雷動。9月24日上午,在杭州富陽水上運動中心舉行的賽艇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比賽,中國隊選手鄒佳琪/邱秀萍獲得冠軍,這是杭州亞運會首枚金牌。
9月24日,在杭州亞運會賽艇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決賽中,中國組合鄒佳琪/邱秀萍以7分06秒78的成績奪得冠軍,斬獲本屆亞運會首金。這是鄒佳琪(右)/邱秀萍在決賽中。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杭州富陽水上運動中心位于富春江的支流北支江上,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富春山居圖》600多年后,畫中漁夫搖櫓垂釣的江面,已成為洲際大賽的賽場。時光流轉,水墨暈染開的綠水青山今朝更具神韻。
綠色,是杭州亞運會的顯著標識,也是浙江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2003年,浙江省委作出創建生態省的決定,一任接著一任干,全省生態環境實現了質的提升和改善,公眾滿意度多年持續提升。2022年,浙江省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到97.6%,空氣質量在全國重點區域率先達標,省域森林覆蓋率達到61.15%。
綠水青山不僅成為全省域的“金名片”,還成為可持續發展的“聚寶盆”。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浙江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3年的5431元增長至2022年的37565元,連續38年居全國省區第一。
為幫助境內外媒體記者更好地了解亞運城市,杭州亞運會推出了以杭州為主,湖州、紹興等5個協辦城市為輔的30條采風路線,主題涵蓋經濟發展、生態文明、社會治理等。
跟隨媒體采風團來到湖州市安吉縣余村村,竹海連綿疊翠,碧空白云相映。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再到如今越來越多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把“工位”搬進綠水青山,國漫主題咖啡館、水泥廠圖書館,各種文創新業態讓余村更顯活力。
“綠水青山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村民收入連年增長;同時金山銀山又反哺綠水青山,進一步提升環保投入和環保理念。”余村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說。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相輝映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這句響徹全場的詩句,穿越了1300多年的時空,回響在錢江之畔沸騰的“大蓮花”之中。
此刻,以體育為媒,亞洲命運共同體注入了東方文明的力量。
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倒計時100天之際,亞運火種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大莫角山成功采集。開幕式上,良渚古城再次成為迎賓焦點:玉鳥飛旋,時空流轉;神徽浮映,古城再現。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地標上,以良渚之光“盛放”秋分之輝。
6月15日,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舉行的杭州亞運會火種采集儀式上,采火使者展示亞運圣火。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亞運的人文之美何止于此。呈現杭州山水景觀的亞運獎牌“湖山”,融入世界文化遺產元素的亞運吉祥物“江南憶”組合,以人文歷史和山川風物為主干的亞運火炬“薪火”……一場體育盛會,將中華文明獨特精神標識盡數勾勒。
溯源文明,是為了激蕩文化傳承的活水。
在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主通道兩旁,是中國美術學院師生創作的“唐詩之路”主題作品展,以書畫形式展出了《全唐詩》中部分創作于浙江的詩作。踏上唐詩之旅,我們一起夢李白夢過的天姥山,一起走白居易走過的湖東路,一起尋賈島尋過的松下童子,一起品孟浩然品過的潮落江平……
“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祖先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浙江始終在行動。
沿著浙東運河走進紹興,“白玉長堤路,烏篷小畫船”的景致令人流連。浙東運河凝結著古代人民的杰出創造,亦是流動的文化。
這是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府山街道八字橋直街的古運河段(9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2020年4月,《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發布。由此,“河為線,城為珠,珠串線,線帶面”,大運河沿線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游帶建設火熱推進,古老運河正煥發出新的生機。
近年來,浙江啟動“文化基因解碼工程”,挖掘、研究、闡釋優質文化基因,構建全省文化基因庫,推進其轉化利用;系統梳理文化的傳承脈絡,累計出版學術著作超過1700部;“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圓滿結項,千年丹青以展覽形式走進高校、走進美術館。
文以傳道,文化事業發展所散播的人文精神,正浸潤浙江百姓的心田。
9月29日,沙特阿拉伯運動員穆罕默德·杜海姆·穆阿維(左)在亞運村體驗雕版印刷。新華社記者 胡星宇 攝
亞運會的賽場內外,一群青色身影活躍出了無數個溫暖、親和的瞬間。志愿者“小青荷”以貼心周到的服務展現中國人的“親和”好客。響應“人人都是東道主”號召,全民亞運的熱情不斷升溫,杭州148萬人組成的城市志愿者隊伍分布在大街小巷,為人們送上最熱情的問候與服務。
9月26日,浙江杭州淳安界首體育中心自行車館場館志愿者為前來觀賽的觀眾貼上加油助威貼紙。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同時,浙江推進社會治理先行示范——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和“浦江經驗”,形成社會矛盾糾紛調處的閉環機制。探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形成了“民主懇談”“后陳經驗”“民情日記”等一批基層民主實踐品牌。
“一個共同富裕和現代化的社會,一定擁有高品質文化生活條件。”浙江省委黨校教授陳立旭表示,豐裕的人文溫度,也必將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一環。
這種人文溫度不斷在亞運會上傳遞。對泰國跆拳道名將巴尼巴·翁巴達那吉來說,她在杭州收獲的不僅是一枚亞運金牌,還有當地群眾為她的“親友團”送來的11張珍貴門票。得到家人現場支持的翁巴達那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轉贈門票的市民則表示:“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待客之道。”
盛會點滴歷歷在目,“最憶是杭州”又添亞運華章。
世界同見證,以杭州見浙江風采,以浙江見中國風姿;
一起向未來,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浙江繼續先行!
文字記者:鄔煥慶、商意盈、王俊祿、唐弢
海報設計:姜子涵
編輯:周文林、萬倩儀、丁旭、賀長山、侯幫興、胡碧霞
統籌:曹江濤、方思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