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9月8日電 題:“守藝人”織出幸福路——陜西漢中藤編技藝助推鄉村振興見聞
新華社記者鄭昕、王聿昊、孫正好
串編、纏扣、盤結編花……千回百折間,獨一無二的紋路纏繞出返璞歸真之美,這就是在陜西漢中市傳承千年的藤編技藝。大到茶幾,小到扇子,綠色環保、自然典雅的藤編物件不僅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更編織出了秦巴山區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之路。
漢中手工編織歷史悠久。藤編舊時主要以藤椅、藤包為主,農民就地取材、閑時制作,傳承下來的編織花樣有上百種,并在發展中不斷融合創新。2021年,歷經千年傳承的漢中藤編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手作之美的背后,是“守藝”之難。20世紀90年代,隨著家具的機械化生產和消費者觀念的變化,漢中域內藤編發展勢頭下挫,即便在有著陜西“藤編之鄉”美譽的南鄭縣(今為漢中市南鄭區)黃官鎮,也有不少作坊先后歇業。
9月7日,在位于漢中市的陜西良順匠心實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編織藤制品。新華社記者 張曼怡 攝
“好多人都放下手藝出門打工咯。”如今回憶起那段往事,少年時便學下這門技藝的黃官鎮水井村村民、漢中藤編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陳良順仍十分痛心。想把藤編傳下去,就得讓一個人的手藝變成一群人的事業。陳良順于是下定決心,張羅起藤編工坊。自此,南鄭的大街小巷時常出現他蹬起自行車馱著藤椅送貨的身影。
憑著做一把扇子也要精益求精的堅持,陳良順經手的藤編產品重新成為當地風靡的物件,外地訂單數也不斷走高。2007年,他的家庭工坊升級為專業合作社和公司,成為當地藤編行業的排頭兵。如今,公司從業人員已有近兩千人,帶動了周邊村鎮200多名婦女、老人以及殘疾人等弱勞力的就業。
黃官鎮高石坎村村民湯秀梅原來在北京打工,為照顧老人而回到老家找到了一份藤編的工作。她向記者展示了正在編織的一把藤椅:“像這樣的藤椅,編一把就能有100塊錢左右的收入,可以在廠房做,也可以在家做。”
9月7日,在位于漢中市的陜西良順匠心實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直播推薦藤編工藝品。新華社記者 張曼怡 攝
既不耽誤農活和照顧老人,還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湯秀梅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
非遺活起來,產業火起來。漢中市南鄭區文化館館長胡婧說,依托秦巴山區生態優勢,以藤編為核心的“五編”(藤編、棕編、扇編、竹編、草編)產業如今在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下,產品線不斷豐富、設計守正創新,并與非遺保護、研學、文創等實現協同發展,拓展了影響力和美譽度。
讓古老藤編技藝搭上時代快車的,還有互聯網思維。陳良順的兒子陳凌凱在2016年啟動了良順公司的電商業務,那時在漢中做電商還是新鮮事。“起初銷量很差,但我們堅信這是打開產品銷路的必由之路。我們邊學邊干,開網店、做直播,銷量逐步有了增長。”他說。
今年前7個月,公司電商渠道的銷售額已突破3000萬元。“借助互聯網的影響力,我們還打開了國際市場,目前產品遠銷西班牙、丹麥、新加坡等國家。”陳凌凱說。
9月7日,在位于漢中市的陜西良順匠心實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加工工藝品。新華社記者 張曼怡 攝
目前,漢中市南鄭區已發展出家具、裝飾、文創三大系列的300多個藤編品種,1200余戶群眾從事種植、編織、銷售、物流、電商等產業環節,戶均增收達4萬元以上。2022年,南鄭區“五編”產品累計銷售34萬件,其中出口海外4萬余件,產值達1.43億元。
老手藝激發出的新動能,像一根根不斷延展的藤蔓、竹條,串起了鄉村的一二三產,也織密了老百姓的幸福網。
“一把藤椅想要坐著舒服、用得長久,從制作之初就要精心考量,既要貼合人的身形,也要結實輕巧。”看著產業越做越大,陳良順這位“守藝人”的初心,仍是打好藤編上每一個結的匠心。
“我自己靠著藤編生活好了,也要把靠這門手藝營生的老百姓都組織到一起,大伙的生活就會越來越紅火,傳統技藝就能一直傳下去。”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