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回信中說,得知大家通過學校設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間地頭和村屯農家,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我很欣慰。
2009年,中國農業大學在河北省曲周縣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研究生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在完成知識、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培養農業高層次人才,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目前,該校已在全國24個省區市的91個縣市區旗建立了139個科技小院。
10多年來,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們“自找苦吃”,走進鄉土中國深處,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譜寫了一首新時代大學生的奮斗之歌。
厚植愛農情懷
華北平原麥浪滾滾,一片豐收在即的景象。
在曲周縣,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往來田間,看小麥長勢,和農民交流,續寫著老一輩農大人在這里改土治堿服務三農的傳奇。
曲周地處河北省南部黑龍港流域低洼地帶,曾有28萬畝鹽堿地,“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只聽耬聲響,不見糧歸倉”是歷史上當地真實寫照。
1973年,原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的石元春、辛德惠等幾名老師,來到曲周縣鹽堿最重的張莊村,住進漏風、漏雨、漏土的“三漏房”,開始旱澇堿咸綜合治理研究。
在他們的努力下,昔日“鹽堿灘”漸成“米糧川”。此后,旱澇堿咸治理成果走出曲周,推動了我國涉及3.8億人口、4.7億畝耕地的低產田治理。
愛農情懷,薪火相傳。
改土治堿取得階段性進展后,老一輩科學家繼續留在曲周進行綜合開發工作。師生們在中國農業大學的實驗站開展各種研究,他們發現,實驗站和農民的田地雖只“一墻之隔”,卻“產量懸殊”。
眼睜睜看著群眾的產量上不去,師生們坐不住了,怎么辦?
“搬出實驗站,住到村里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曉林說,2009年,為了方便送科技到地頭,打通為農服務最后一公里,部分師生搬到白寨村一農家院子住。農民們親切地把這個院子稱為科技小院。后來,其他科技小院也陸續建起來。
5月13日,白寨科技小院的學生在麥田中進行土壤取樣。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小院師生們讓當地農民看到了科技的力量。2010級研究生黃志堅向王莊村農民推廣“水氮后移”技術,小麥畝產突破650公斤,比當地最好地塊還高出100公斤。他通過合作社集中采購種子、化肥、農藥等,讓農資成本降低了10%。
類似事跡不勝枚舉。科技小院,成了農民農業生產的主心骨。2012年,黃志堅一個“村外人”,破天荒地當選村支書。
農民的信任,厚植了學生們的愛農情懷;農民無微不至的關心,更讓他們把農民當成了家人。
“小院生活期間,村民看我常吃泡面,就送來了蔬菜;有時候下大雨,村民冒雨給送傘。”2018級研究生葉松林說,村民聽說他準備離開小院返校寫畢業論文時,紛紛拿來家里的梨、蘋果、雞蛋送他。
5月13日,在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農機裝備庫,教師葉松林在檢查農用無人機。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最終,葉松林畢業后選擇留在曲周實驗站工作,繼續為當地農民服務,與他深愛的農民在一起。
練就興農本領
先把農民當老師,再做農民的老師,學生們在科技小院練就興農本領。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負責人張衛峰介紹,科技小院的學生是三年制,他們要在這里進行2個月左右的學前培訓,開學后在學校進行5個月左右的理論學習,之后在科技小院進行20個月左右的實踐,再返回學校,撰寫畢業論文。
植根廣袤田野,學生們從實踐中如饑似渴地汲取營養。
“剛來的時候,我甚至分不清麥苗和野草,在老師和鄉親們的帶領下,我走遍了全縣所有鄉鎮查看苗情,每到一處都與種植大戶等交流,半個多月后,我就開始給農民進行技術培訓了。”2021級研究生吳依曼說。
5月13日,科技小院的師生在河北曲周“綠色噸半糧”萬畝示范基地查看麥情。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科技小院學生還深入涉農企業,在服務企業中成長。2019年,地處曲周縣的有機肥制作企業邯鄲市沃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遇到雞糞制肥發酵慢的難題,負責人李書立找到科技小院,有相關專業背景的朱高玄隨即來到了企業。
“想弄清楚不升溫的原因,就得在發酵池取樣,我每天就跳進雞糞池中,用手扒雞糞,分層取樣。”朱高玄說,當時每天帶著一身雞糞味兒,做實驗、查文獻、問導師,經過近1個月的研究,終于使發酵期由60天降到30天左右,還降低了30%的生產成本。這個過程中,他自己學到了很多,還獲得了3項發明專利。
5月13日,科技小院的師生在河北曲周“綠色噸半糧”萬畝示范基地查看麥情(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岳文婷 攝
科技小院培養了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受訪企業說,這些學生既懂農業,又懂產品,還耐得住寂寞,企業特別需要這樣的人才。
奮力建功立業
目前,科技小院已經培養了700多名研究生。這些學生中,70%以上依然在從事涉農方面工作。
科技小院首屆學生曹國鑫,畢業后在深圳一家農業上市公司進行藥肥一體化和水肥一體化研究。得益于此前積累的經驗,曹國鑫認為,新產品必須方便農民使用才行。為此他選擇在農田中和農民共同研發,產品很快被推廣。
“和我同一批到科技小院的另外3名研究生,有的在大型種植公司做技術主管,有的在農業高校教書,有的在農業方面自主創業,都在堅持服務農業農村。”曹國鑫說。
近年來,曲周縣發展了2萬多畝甜葉菊種植,其田間管理復雜,人力成本較大。為此,葉松林進行了甜葉菊育苗、移栽、覆膜、起壟、水肥一體化等全程機械化實驗。利用新技術,每天可種植15畝左右甜葉菊,還能同時鋪設滴灌帶,方便后期管理。
“今年中試成功后,明年曲周的農民就可以無償使用這些技術,實現種植降本增效。”葉松林說。
5月5日,前衙科技小院的學生張桂花(中)向農戶講解葡萄種植技術。新華社記者 岳文婷 攝
曲周縣前衙村有40多年葡萄種植傳統,全村種植了近2000畝葡萄。2017年前衙科技小院建成后,學生們發現農民種植葡萄習慣大水大肥,不但浪費水資源,還出現了土壤板結。為此他們開始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在保證產量的基礎上,每畝地減少了200元投入。學生們還指導農民利用無人機針對不同苗情變量用藥,助推了農業綠色發展。
“一批批農大師生接續奮斗、扎根農村、服務農民,把論文寫在了曲周大地上。”曲周縣委書記孟凡雄說,近年來,在中國農業大學的支持下,曲周被認定為國家創新型縣、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試點縣、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
小院聯通中外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科技小院孜孜以求。
為了共享中國經驗,中國農業大學打造了中非科技小院班,為非洲培養了一批高素質農業人才。
5月13日,在河北省曲周縣育苗產業園,苗樂園科技小院的學生在查看無土栽培蔬菜。新華社記者 岳文婷 攝
中國農業大學中非科技小院班負責人焦小強說,中非科技小院班采用“1+1+1”的模式,留學生第一年在中國開展理論和實踐學習,第二年返回到非洲開展科技小院落地,第三年在中國開展論文答辯。其中,第一年實踐學習要在曲周實驗站和科技小院駐扎一個作物生長季,開展實驗、嘗試支教、體驗農村文化活動。
谷子是布基納法索的主要農作物之一,每公頃產量2噸左右。在布基納法索農業部門工作的薩圖寧,2019年來到中國農業大學攻讀碩士,開始他根本不相信中國的谷子每公頃產量能超過6噸。
在曲周,研究生導師焦小強在指導他的同時,還安排了一位當地農民幫他了解谷子從種到收的全過程。收獲時,實測產量每公頃6.6噸。
“我拿著沉甸甸的谷穗和家人視頻,驚嘆說,‘這簡直是奇跡’。”薩圖寧說。回國后,薩圖寧用在中國學到的間苗、施肥、灌水、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當地村民種植谷子,目前每公頃產量已經達到4噸左右。
在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賽姆的家鄉馬拉維,極端天氣經常影響玉米出苗率,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也時有發生。他說:“我格外珍惜來中國的學習機會,在這里,可以進行充足的覆膜試驗,系統了解中國對病蟲害的防治方法,為回國后進行科技推廣積累經驗。”
目前,中非科技小院班已先后為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莫桑比克、馬拉維、布基納法索等10多個非洲國家培養了60多名農學類研究生,聯合國糧農組織2021年、2022年連續向全球推廣這種合作模式,稱其是在生產一線賦能小農戶的典型案例。目前,中國農業大學正探索在非洲一些國家建立科技小院,已有2個小院在馬拉維建成。
5月13日,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的學生在實驗室工作。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科技小院貢獻世界的,不僅是對非洲學生的培育,很多研究的突破,也在不斷豐富著人類對農學領域的認知。
“我們依托科技小院的成果,陸續在《自然》《科學》《美國科學院院報》等期刊及其子刊發表了20多篇論文,大量來自一線的數據讓這些論文的影響力非常大,為全球植物營養與養分管理等農學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經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說。
文字記者:李鳳雙、范世輝、趙鴻宇
視頻記者:岳文婷
海報設計:段媛媛
編輯:崇大海、張虹生、戚文娟、王浩程、鄔金夫
統籌:何雨欣、黃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