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活著!”有人說,能堅守到現在的小店,都是闖入決賽圈的選手。街頭巷尾的特色小店,是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也是城市煙火氣和人情味的承載。
歲末年初,記者走進上海十幾家不同業態的小店,有的剛開業半年就受到疫情影響,有的做了幾十年線下實體卻趕上市場遇冷,這些決賽圈的選手,依然在跑著不一樣的比賽。
“白天清完貨,晚上就買票回家過年”
晚上七點,新七浦市場的門一個接一個關了,市場里的燈卻一盞接著一盞更亮了。
一天中最人聲鼎沸的時間開始了。“今天‘炸不炸’西裝?‘炸’的,全部給寶子們炸完”“家人們看好了就把顏色大小打在公屏上”“給粉絲留十秒鐘猶豫啊,不轉賬就踢單了”……此起彼伏的直播聲,在店鋪里響了起來。
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是上海最大的服飾批發地,數以千計的小店扎根于此。過去,這里是不少實體服裝店貨源的集散地,巨大的黑塑料袋是買手們的標配;而如今,人流減少讓批發的生意淡了,直播成為小店自救的最好選擇。
這段時間,正是清庫存回家過年的日子。
“以前哪需要開直播,實體店的生意都做不過來;2022年,一年只做了小半年的生意。”牛牛服飾店主周小白是個“新手主播”,1月5日是她正式開直播的第三天。她深知:左鄰右舍都開了直播號,不能只是等客人上門。
直播剛兩小時,周小白就因為違禁多次被平臺提醒。“不知道套路、也不會話術,著急啊!那些大主播十分鐘就能賣幾十件。”她展示著自己的手機:開播一下午,只賣出去47件。
周小白并非最難的。唐女士賣力地在鏡頭前試著羽絨服,直播間里卻只有兩個觀眾,其中一位還在公屏上說,“退了退了”;另一家也好不到哪里去,“賣一件虧20塊,但不賣就是全虧掉”。
快遞小哥可能是市場里最受歡迎的人。他們拉著大拖車,一層一層收包裹。“我承包的這一層,一天幾百件吧,天天就扎根在這。”服飾批發市場的車庫入口,就是順豐速運的中轉站;小哥們也非常清楚哪些家是“大戶”,總是優先包裝。
周小白很羨慕自己樓上的店鋪,主播吳小姐是個“老手”,上播游刃有余。5日早上八點開始,她已經連續直播了7個小時,收成不錯,賣掉了大幾百單,一場觀眾也有五位數。店里每個人分工非常明確:兩位主播出鏡,一位店員負責揀貨,一位負責上鏈接和盯緊平臺規則,甚至還有一位店員負責“捧哏”,“不轉賬就踢單了啊”“踢寶子做什么呀,再給她五秒鐘,來倒計時”……
下播第一件事,吳小姐就拿起她的“噸噸杯”。“你得真誠,既要把產品做好,還要不斷上新貨,又要做好售后服務,更要回復公屏上每一個人的問題,否則粉絲們就不愛看了,2023年要沖擊六位數的人數。”而就在吳小姐家隔壁,“六號”店鋪一場直播的場觀人次已經達到十幾萬人。
“你把東西做好吃了,做30年都有得做”
凌晨三點,老伴兒孫都還在休息,王成計已經起床。他要和面、調餡、熬醬、切菜,為自家蔥油餅準備各種配料。“30多年了,這個事不能讓別人干。別人調,味道就不對,老主顧一吃就吃出來了。”
王成計在上海做蔥油餅已經30多年,很早就在長寧區北新涇開店的他,一直堅守著北漁路的門臉。每天,他的店要消耗掉600多個雞蛋、40斤面粉、10斤蔥。
“好咪道”(即“好味道”的上海話發音)是街邊老店“拴住”食客的法寶,但人情味更是不可替代的引力。早上六點,天還沒亮,老主顧就陸續上門。幾乎每個老主顧王成計都認識:這位家里是開店的、那位養的柯基叫“貝貝”,有客人一定要吃“雙蛋韭菜”的口味……“他是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一看就是又來加班了。”來了一位老主顧,王老板對記者介紹道。
鍋燒熱了就不能停下。七點還沒到,快遞單又“滴滴滴”地響了起來,王成計把門口的大鍋交給小兒子王曉東,自己在屋內又支起了一口新鍋,兒媳婦在門口負責打包收錢。
這樣的忙碌從早晨開始,一直要持續到晚上十點半。午后訂單少的時候,一家人會忙里偷閑休息一下,迎接“晚高峰”。“全年無休,第二天三點多又要起來,不過做了這么多年,也習慣了。打算做到15日,就回家過年。”王成計說。
搟面、涂油酥、抹豬油、壘上一大堆蔥花,壓制成餅,先煎后烘,才能做成一個焦脆的蔥油餅。這手藝王成計教會了很多人,最讓他自豪的是,“王記蔥油餅”這個品牌是他帶到上海的,如今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家族企業”。
上海一共有五六家“王記”,分別是他的三個兒子、兩個女兒,甚至親家、老表開的,做的都是這“滋滋冒油”的生意。即便是個需要起早貪黑的老手藝,也沒什么大的科技含量,兒孫們還是愿意跟著他,踏實、肯干,勤勤懇懇。
每一家“王記”,都有個調醬師傅,伙計可以換,這個“靈魂人物”不能走。在寧波路“王記”,王橋就是這個“靈魂”。她請了幾個員工,自己也不能甩手,每天親自調醬,“現在路上也沒有游客,更不能讓老主顧因為味道走掉了”。
在王橋的印象里,之前高峰時不排隊半小時,都吃不到新鮮烤制的餅,狹窄的人行道上排著幾米長的隊伍,一天可以賣掉2000多個,60斤蔥一天都能用完,現在一天只能賣掉1000多個。
做到1月5日,王橋暫時停了下來。她要開始一項新的大計劃:裝修。“花個六七萬、裝個‘網紅店’。餅不會漲價,但口味還是要做到更好,爭取讓更多人來買。”王橋說,你只要把味道做好了,做30年也有得做。
“自己多一個選擇,就多一條路走”
在楊浦區大學路上的谷川雜物店,你可以看到鋼鐵俠手辦旁邊,就是日本的貍貓玩偶;中古的擺件來自英國的調劑商店、日本的小村,數下來竟有100多個地方的產物。
店主王俊并非天天都在,“回頭客”來之前,有時需要在微信上提前和他問一下。他一個人做著三份生意:既是新西蘭多個牛羊肉品牌的貿易商,同時還做了幾十年的服裝貿易。
2021年下半年,王俊開了“谷川”,谷是豐收、川是不息,都是“好詞”。他把只有十來個平方米的小店分成了三個區域:一部分賣進口碗碟;一部分賣手辦;還有一部分賣中古擺件,是根據大學路年輕消費群體多的特色,量身定制的產品。“這件是戴安娜王妃結婚時的杯子,這個裝威士忌的瓶子其實是個八音盒,那個是有著好幾十年歷史的搖線圈的機器……”王俊說。
穿過僅有五六十厘米寬的樓梯,雜物店下方是一個簡單的會客室,可以喝茶、聊天、品酒、吃肉。這里是王老板做貿易、談大單的“后院”,雜貨店沒有客人的時候,他經常約朋友過來談單子。
雜貨店2022年沒賺錢,要靠其他兩份生意來“補一補”。但王俊不認為這是常態,他找人搭建了一個線上平臺,要在2023年把“O2O(線上到線下)”生意做起來,還在和朋友談直播,也在物色自己的下一個生意——找個線下的地方,賣中古家具,“你得升級,否則人家都在變化,你就被淘汰掉了”。
和王俊一樣,大學路上花店“魅·Charine”店員王正午也是個斜杠青年。周四和周五,他是一個直播團隊老板的助理,其他時候他是這家花店的花藝師。學計算機的他,認為理工男做花藝有優勢,“更多元、沒條框,客戶需要什么我就能做什么”。
1月4日,是花店開業的第四天。王正午正賣力吆喝:“現在是年底,老板得買花送員工吧!后面就是春節、元宵節、情人節、女神節……哪個節不都得買花嗎?加個店微信,后續都能送上門。”
王正午初中的時候就跟著媽媽做花藝,后來他賣過中古商品,搞過直播,干過很多行當。“你比別人多一個技能,就多一份保障,就是你選擇別人,不是別人選擇你。”王正午說。
這天的客戶是從網上訂購了鮮花送到了花店,讓王正午包好,但是花沒有提前幾天醒、比較小,包起來很難蓬松;好不容易完成了,客戶又嫌花沒被吹開,不夠大氣,只能拆掉重包。忙活了一兩個小時,王正午沒有收人工費,就只收了個包裝錢,不到一百元。
王正午還是愿意留在上海。他覺得大城市的環境像大海,年輕人可以到海底撈到更多的寶藏,所以他要多打幾份工,也給老家待產的妻子更多安全感。他的夢想是成為自己師父那樣“天花板”級別的花藝師,“你想想孫悟空,會七十二變,那才是真正的‘斜杠’”。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達1.11億戶,解決了近3億人的就業問題。以最大力度支持“小店經濟”、暢通經濟毛細血管,政府部門也在不斷探索:在浦東新區,從事維修、配鑰匙、裁縫等行當的個體工商戶,沒有實體店面也能申請證照;新修訂的《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實施,允許劃定一定公共區域用于從事設攤經營;稅務部門用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緩繳社保、精細扶持……
江湖水猶寒,天地有春風。上海市商務委數據顯示,元旦節日期間上海線下消費超過120億元,環比增長5.6%,外灘、豫園、南京路等知名商圈再次出現“大排長龍”的現象。2022年,小店也有堅持和夢想,和不斷回歸的城市活力一起,邁向2023年的滾滾春潮。(記者周琳、丁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