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月4日電 題:夯實制度基礎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呂光一、余蕊
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歸集1.6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超730億條、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發放貸款15.1萬億元……在4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記者了解到,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在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信用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在廣州,“當年拿地、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試產”——總投資112億元的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刷新了企業投資建設項目落地的“廣州速度”。為企業項目快速落地提供支撐的是2018年以來廣州探索實行的工程建設項目承諾制審批。
據介紹,該項“放管服”改革以信用承諾為基礎,推進減材料、縮環節、強約束,企業投資建設項目提交資料減至最少1份,企業開辦最快0.5天辦結,施工許可辦理時限由原來的14個工作日縮減為3個工作日,項目籌建效能大大提升。
在本屆論壇上,廣州市“一區一品牌”信用建設工程啟動。廣州市市長郭永航表示:“廣州積極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廣泛開展信用惠民便企服務,社會信用體系發展質量的提升,為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信用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小企業是穩增長、促就業、保民生的重要力量,也是體現城市經濟發展活力的關鍵所在。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是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打通中小微企業融資“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解決方案。
2021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實施方案》,要求構建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升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門立群介紹,一年多來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建設和信用信息共享應用相關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目前已聯通31個省級節點、160多個地方各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入駐金融機構2.2萬家,累計注冊企業個體工商戶近2000萬家,服務中小企業融資規模突破10萬億元。
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介紹說,2022年,信用廣東平臺歸集信用數據187億條,實現信用貸款余額4858億元。
“通過信用信息的深度共享,解決中小微企業因缺少抵押擔保貸不到款的難題。同時,要進一步提升政策支持的含金量,綜合運用貸款貼息、補貼擔保費率、設立風險分擔補償基金等方式,盡量減少金融機構的后顧之憂。”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說。
信用賦能政府靶向監管
本屆論壇發布的《中國城市信用建設年報(2022)》顯示,當前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正加快推進,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在細分領域建立信用評價和分級分類管理辦法,成效明顯。
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振峰在論壇發言時介紹,結合數字化改革,杭州把信用應用和監管執法有機結合,搭建基于信用的數字駕駛艙,以信用評價結果定位高風險的市場主體類型,實現“守信無事不擾、失信重點監督”精準靶向監管。
在本屆論壇上,還發布了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信用評價體系2.0”。“信用評價是優化交易環境、凈化交易生態的重要抓手,是廉政建設的重要推力。”廣州交易集團董事長羅俊茯說。
“以信用為基礎構建新型監管機制,就是要根據市場主體的信用水平科學分配監管力量,避免平均用力,從而提升監管效能,降低市場主體為監管支付的成本。各城市可以在充分運用公共信用評價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特點優化信用評價指標,根據評價結果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將信用監管拓展到更多行業和領域。”連維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