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7月31日電(記者吳鴻波、雷肖霄)“山上光禿禿,溝里亂石頭。年年遭災荒,十年九歉收。”這曾經是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陜西省米脂縣高西溝村的寫照。自20世紀50年代起,面臨嚴重的水土流失,高西溝村便開始探索治理水土流失,成為陜北黃土高原的生態建設典范。
盛夏的高西溝村郁郁蔥蔥,鳥語蟲鳴不絕于耳。
走在茂林間,當了近10年護林員的高治前心生感慨。對比過去,這里的變化實在太大了。“以前我們高西溝的山上光禿禿的,留不住水土。經過這么多年的生態綜合治理,山上植被好了,實現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溝’。”高治前說。
和高治前一樣,許多上了年紀的高西溝人見證了這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奮斗史。
1953年起,為了打破“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生存困局,高西溝村干部群眾填溝打壩、修梯田,開始了初期水土治理。由于缺乏科學經驗,控制土地“跑水、跑肥”的效果并不理想。20世紀60年代,高西溝人在村黨支部帶領下實施“十年水土保持發展規劃”,對全村水土治理進行科學規劃。到20世紀70年代,全村85%的山溝得到治理,生產條件有了改善。“早期的山田建設讓糧食產量提高了,大伙意識到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性。高西溝水土保持治理開始進入草地管理、養林護林的鞏固提高階段。”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姜良彪說。
在此后的生態建設實踐中,高西溝村尊重自然規律,確立了“因地制宜,合理用地”的原則,堅持山、水、林、草、田、路綜合治理,逐漸形成林、草、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用地模式。宜糧則糧、宜牧則牧、宜林則林,這種做法使全村植被覆蓋率明顯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經過十余年的治理維護,高西溝村實現了山青水綠,旱澇保收。
進入新世紀,高西溝村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大規模實施封山禁牧,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并且將用地模式調整為“三份林地、兩份草地、一份耕地”。目前全村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78%,林草覆蓋率達70%,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土地利用由農業經濟型向生態經濟型轉化。
對高西溝人來說,“吃不飽肚子”成了歷史,“吃生態飯”變為共識。近年來,當地積極發展小米、山地蘋果等特色農業產業,依托良好自然環境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壯大村集體經濟,共享生態紅利,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851元。“把水土流失管住,讓生態環境變好,才能讓鄉親們安居樂業搞生產。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和愛護高西溝的山山水水,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之路。”姜良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