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5月13日電 題:“踏浪而行”開新局 灣區青年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趙瑞希、丁樂、洪澤華
在惠州的鄉村田間,90畝左右土地上,條條田壟罩著遮光膜,膜下是摻有豆渣的牛糞,蚯蚓蠕動其間??盏厣希蛛x機運轉,篩離出蚯蚓、有機肥。這是香港青年李嘉林的蚯蚓養殖基地。
“85后”李嘉林是“創二代”,也是“新農人”。2013年,他到惠州走上創業之路,如今蚯蚓糞有機肥年產量約1000噸。看好鄉村振興發展前景,他預備今年擴大養殖場地,并籌劃種植水果。
“希望依托此前成立的香港青年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會,聯通內地和香港的資源,為在農業領域創業的青年提供知識培訓、生產指導等服務,幫助香港青年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他說。
從傳統鄉村的“新農人”,到新興領域的“斜杠青年”;從“硬科技”的探索者,到“軟文化”的傳播者……港澳青年“踏浪而行”,在粵港澳大灣區開辟事業新局,探索多元發展方式,呈現出多領域開花、多城市筑夢的生機勃勃景象。
“90后”香港青年廖穎詩和藍皓弘在中山創辦了一家文化傳播公司,以視頻帶貨形式探店,將優質食品和生活用品推介給香港消費者?!拔覀兿M麨橄愀鄣姆劢z選擇優質國貨。同時通過視頻,向香港朋友分享有活力的大灣區生活?!绷畏f詩說。
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為港澳創業團隊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作為廣東省首批12家大灣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之一,該基地已累計引進港澳臺僑創業項目44個。
其中,“80后”香港青年王柏東將創業方向鎖定在可折疊蜂巢包裝箱這一綠色包裝領域,公司可享場地免租、住宿補貼、交通補貼、比賽獎勵、貸款貼息等政策支持。2021年,公司營收約120萬元,依托大灣區區位優勢,業務覆蓋香港、上海、東莞等地。
“未來,我計劃打造全鏈條式綠色智能制造方案?!蓖醢貣|說,“我們將從惠州出發,以大灣區為依托,通過技術合作方式布局全國及海外業務?!?/p>
灣區青年向未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一批港澳青年從創業者變為創業的助力者。
“85后”香港青年劉佳,在二十幾歲剛從加拿大留學回來時,就做出了到深圳發展的決定。“家里人上世紀90年代在深圳做物流生意,我經常來,看著當地產業升級過程,感受到了巨大的變遷和機遇?!?/p>
從畢業時貿易公司里的一名“打工人”,到創辦跨境電商平臺,再到運營創業孵化器,十多年來,劉佳從一名就業者轉變為創業者、夢想助力者。如今,他把家安在了深圳,兩個孩子也在這里落戶。
“我的未來在內地。順應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潮流,希望能夠幫助更多港澳臺僑青年,在內地實現創業和就業夢想,有所獲、有所益?!眲⒓颜f。
開展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打造省級市級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推進執業和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規則銜接……近年來,疊加各類扶持和便利政策,內地廣闊的發展空間吸引越來越多港澳青年北上發展。
在深圳,港澳居民來深發展正呈加速態勢。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38218名港澳居民在深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較2018年底增長192%。
多次創業的港青王志峰2021年在深圳光明區創辦了一家新公司。此前在香港創辦的物聯網公司不僅讓他獲得了穩定的客戶和現金流,也讓他對內地有了更深了解。
他計劃將新公司的業務鎖定在餐飲和農業供應鏈管理上:“香港市場小,我們只能把業務做得很寬。而內地市場大,我們可以在一個很窄的細分市場做得很深?!?/p>
粵港澳大灣區正在為港澳青年提供夢想綻放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