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吹號男孩”朱德恩用清脆嘹亮的號聲,推開節氣輪轉的序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齊·寶力高的馬頭琴獨奏,讓一碧千里的草原躍然眼前;虎年總臺春晚《憶江南》表演者以歌抒情,把觀眾拉入傳世之作《富春山居圖》的筆墨丹青中……4月3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正式開播。依憑濃郁的文化屬性,節目鋪展開一幅充滿故事感的“大美中華”畫卷,用“中國式浪漫”打動人心。
“呈現出一個生動具象、可知可感的‘大美中華’”
“以中華傳統文學經典為集納,和詩以歌,傳唱經典。”節目制片人田梅介紹,節目原創的“和詩以歌”模式,用流行音樂演繹經典文學作品,傳承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季《經典詠流傳》以‘思想+藝術+技術’創新融合的思路,努力為觀眾呈現出一個生動具象、可知可感的‘大美中華’。”
在李白的《望天門山》中,看到“碧水東流至此回”的浩瀚江景;在蘇軾的《行香子·過七里瀨》中,望見“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的唯美意境;在薩都剌的《上京即事五首·其三》中,觸到“牛羊散漫落日下”的逸致閑情……這季《經典詠流傳》在呈現中華自然山河之美的同時,也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歷史文明之美。
“‘大美中華’一方面是指我們無比遼闊的祖國的大地山河山川,也指我們的悠久的歷史文明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指我們中華人身上特有的一種精氣神,一種骨氣,一種風采,一種風度,一種風范。”經典鑒賞團成員、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表示。
“力求用虛實結合的舞美設計帶來身臨其境的沉浸體驗”
“經典與音樂再次相遇,久違了!”“這一季《經典詠流傳》,給了我太多驚喜。”新一季首期節目播出后,網友紛紛評論留言。《經典詠流傳》節目播出四季以來,贏得了較好的口碑和傳播度,是唯一一檔囊括星光獎、白玉蘭、亞廣聯三項大獎的電視綜藝節目。
節目總導演陳星介紹,新一季節目從舞臺創意到流程設置,“力求用虛實結合的舞美設計帶來身臨其境的沉浸體驗”。演唱前,每位傳唱人在水幕包裹中走進“經典畫卷”,鑒賞團成員在舞臺特定區域結合AR解讀詩詞背景,帶領觀眾邁入“詩詞世界”。在裸眼3D等技術加持下,歌聲環繞著山川流水,穿行于變換的四季之景中,令不少觀眾發出“審美天花板”的贊嘆。
“古人寫景言志,今人以歌抒情,古人眼中的風景在今天仍然是風景,而在風景之畔,新時代的中國人成了更好的風景。”主創團隊表示,希望通過鑒賞團的解讀與發散,表演者的剖白與慨嘆,使觀眾能夠了解文學經典,拓寬審美視野,用契合時代氣質的流行方式,打開當代人的心扉。
“傳遞小詩背后的大精神,展現經典背后的大時代”
“在對文學經典予以解構、重構之時,節目加入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注重將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流行音樂兩相融合,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傳承、創造性轉化進行了深入探索。”節目總導演鄒蕾告訴記者,本季《經典詠流傳》拓展了經典傳唱的多樣性,結合專業領域藝術家進行高水準“創演”,挖掘并呈現經典作品中更深刻的文化底蘊。
比如,《節氣歌》在歌詞中納入大量傳統詩詞與民間俗語,配以朗朗上口的簡潔旋律,有著“兒歌”般的溫暖與純粹。主持人撒貝寧感慨,通過這樣的改編作品,或許能夠讓更多的孩子們哼唱著歌,牢牢記住二十四節氣,更牢牢記住祖先的智慧所帶來的美的感受。
“節目不是簡單地為詩詞配上旋律,而是要傳遞小詩背后的大精神,展現經典背后的大時代。”節目制片人田梅表示。(記者劉小草 參與采寫:朱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