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版照片:左圖為2012年9月3日,在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勇村,7歲的藍天德(右一)攀爬“天梯”去學校;右圖為2023年1月23日,在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勇村,即將從技校畢業的藍天德回家過年。18歲的藍天德計劃技校畢業后繼續讀大專。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曾經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石山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90%以上,自然環境惡劣。
2012年,記者第一次來到大化縣部分鄉鎮農村學校采訪時,這里交通不便,校舍簡陋。很多學生要花費一兩個小時,爬“天梯”,過懸崖,翻越大山抵達學校,睡大通鋪,吃黃豆拌飯……
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勝利,鄉村振興不斷推進,大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天路路網工程”讓孩子們的上學路不再艱險;“營養改善工程”讓孩子們告別黃豆拌飯;“攻堅大通鋪工程”改善了孩子們的住宿條件。
當年翻山越嶺上學的稚嫩孩童,逐漸成長。他們有的在讀大學,有的在讀中學,有的即將參加高考,有的外出闖蕩,還有的已經返回家鄉服務社會。
11年間,山鄉面貌和生活條件的改變,成為山里娃成長路上銘刻于心的記憶。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