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尉犁縣巴西買里村,爾肯·熱衣木駕駛拖拉機春播(4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
一場突如其來的降雨,讓棉農爾肯·熱衣木焦急萬分。
這場降雨讓鋪在地膜上的泥土板結起來,不利于棉花嫩芽出苗生長。看著地膜下的嫩芽艱難地鉆出來,完成春播本該休息的爾肯,又駕駛拖拉機在棉田忙碌起來。
爾肯說,即使春播期間面對這樣的挑戰,他選擇的余地也比父輩多多了。“父親碰到這樣的天氣,全憑一雙手在地膜上挖一個個小洞,幫助嫩芽鉆出來,從白忙到黑,腰都快累斷了,效果還不行。”
爾肯家住新疆尉犁縣巴西買里村,家有300多畝棉田,是村里有名的種棉能手。尉犁縣地處塔里木河中下游,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獨特的光熱條件使這里成為國家級優質商品棉基地。眼下,在新技術和大型機械加持下,尉犁縣100萬畝棉田上,棉農們正緊張有序地開展春耕播種。
爾肯生活閱歷頗為豐富。“我早年放過羊、開過飯館,年輕氣盛還愛打架,直到2004年結婚才沉下心來種棉花”,爾肯對自己的過往毫不避諱。盡管妻子哈斯也提·哈斯木不太贊同,但膽大、頭腦活泛的他還是堅持拿出全部積蓄,并貸款4萬元,承包種植了100畝棉花。那一年,爾肯賣棉花不僅還上了貸款,還有不少富余。初嘗甜頭的他更加堅定了種棉花的決心。
為了種好棉花,爾肯不斷找人學犁地、播種、打藥、打頂等技術,還經常報名參加縣、鄉農業技術培訓班。十多年來,他穩扎穩打,棉田面積逐漸增加,種棉經驗也越發豐富,成了當地有名的“土專家”。
緊跟科技潮流的爾肯,在2023年花8000元買了北斗導航系統,安裝在自家的大型拖拉機里。“這個‘北斗’好,裝在拖拉機里,雙手不用扶方向盤,照樣把地膜鋪得直直的。”品嘗了科技種田的好處,他打算在秋收后買一輛更大馬力的拖拉機。
“現在種棉花全程機械化,一年也就忙個四五十天,其余時間全是自己的。”爾肯說,記得小時候,父親種了不到100畝棉花,從4月忙到12月,根本沒有休息時間,更別提養羊養牛了。等再過50多天,棉花長到20厘米高,他打算帶著愛人去旅游。
爾肯還盤算著利用冬季農閑時間,再把自己飼養的牛和羊擴繁一下。“只要肯干活,一年四季都可以掙錢”,他說。
一邊等著賣棉收入落袋為安,一邊籌劃來年如何穩妥增收,爾肯在種棉上從未偷過懶。
繁忙春播中,爾肯在自己的棉田里迎來51歲生日。“我都忘記這一天了,沒想到家人記著呢,太意外、太感動了。”爾肯的家人手捧鮮花和蛋糕,走進棉田,將祝福送給忙碌的爾肯。
他所熱愛的這片土地,同樣接受著新的洗禮。再過180天,爾肯的棉田將會棉海翻涌。
棉花是什么顏色?
在春天,棉花的顏色是孕育新生的大地黃,是破土而出的嫩芽綠。
在春天,棉花的底色是百折不撓的辛勤與努力,是期盼豐收的希翼與夢想。
新華社發(汪志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