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高4.68米、寬4.5米的“獅王”獅頭被請出佛山市南海區西樵山黃飛鴻獅藝武術館(無人機照片)。
從三十年前的電影《黃飛鴻之獅王爭霸》到兩年前的國潮動漫《雄獅少年》,兩部以南海醒獅為題材的影片,讓南海這座南粵古城聲名遠播。
“天下醒獅,皆出南海。”
醒獅,屬于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演變而來。五代十國之后,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明代時,醒獅在廣東出現,起源于南海,現已成為粵港澳三地民眾最熟悉的文化符號之一,在海外華人社區也廣泛流行。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醒獅”于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醒獅是一項融武術、舞蹈、音樂于一體的文體活動。凡舞醒獅者,必先學南拳。一般參與者需經過基本武術訓練,專業表演者則需具備扎實的武術功底。在流傳的故事和史料中,武術史上傳奇人物黃飛鴻就曾是舞獅好手。
如今,在黃飛鴻故里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醒獅在不斷的傳承與創新中,從喜慶歡樂的傳統民俗活動發展成為喜聞樂見的群眾體育項目,再到緊張激烈的現代競技比賽?!包S飛鴻杯”獅王爭霸賽已連續多年在南海舉辦,成為弘揚中國舞獅文化,加強世界獅藝交流,連接全球華人溝通的紐帶。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