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6月16日電 題:扎緊“米袋子” 端穩“肉盤子”——江西農產品穩產保供見聞
新華社記者陳春園
正值“三夏”時節,記者發現,在江西多地,規模化、機械化種植,展現糧食生產“新農景”。同時,多地實施生豬、油菜等農產品穩產保供相關政策,正讓“米袋子”“肉盤子”“油瓶子”“菜籃子”裝得更滿、更好。
圖為農業無人機在上猶縣陡水鎮茶坑村進行稻田撒藥作業。(上猶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江西上猶縣,記者了解到,全縣309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的托管服務,讓分散種植的小農戶也能從規模化、機械化生產中受益。“不僅節約種糧成本,還破解了勞動力不足的難題。”上猶縣水巖鄉橫嶺村黨支部書記路煌說,通過托管服務,村委會還把撂荒地流轉耕種起來,多種一畝地,多產一畝糧。
在吉水縣,當地農民種糧也有了新方式。白沙鎮種糧大戶劉尚文對記者說:“以前種地全靠天,現在全程機械化耕種,手機遙控操作,國家給補貼,政府買保險,風險大大降低,農民種糧有底氣!”
這些田間地頭的變化,是江西穩住糧食生產、不斷鞏固糧食主產區地位的縮影。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近年來,江西以糧食生產為主抓手,糧食產量已連續9年超過430億斤。
江西也是全國生豬主產區之一。在南昌縣,最近,廣福鎮牧原農牧生豬養殖基地正忙著申請“生豬產能調控基地”補貼資金。基地今年計劃出欄生豬10萬頭,已出欄3.5萬頭。
在豐城市,當地開展糧食與生豬“雙保”工作,投入400多萬元對3.6萬畝農田實施“微改造”,提高農田利用率,已見實效。豐城市董家鎮養豬大戶趙正武說:“農田改造后,糧食平均畝產增加了60斤,騰出一些空間來建養豬場,兩年擴養了2000頭!”
建立保供穩價長效機制、完善政策保障、加強金融支持……江西多舉措保障生豬生產,今年一季度,江西生豬存欄1635.8萬頭,同比增長0.68%。其中能繁母豬存欄158.7萬頭,同比增長2.75%。
正值油菜收割時節,在鷹潭市余江區楊溪鄉大塘村,“稻油輪作”的種植模式,讓當地既確保播種面積,又能算好增收賬。“收割完油菜,正好是再生稻插秧期,插一茬秧,收兩次稻,糧食產量不比雙季稻低。”大塘村黨支部書記左丁祥說。為鼓勵農民種油菜,余江區按每畝100元進行補助,2021年全區冬種油菜面積增加2萬畝。
以“糧油雙料大戶”為主體,推廣“雙季稻+油菜”等模式,不斷擴大油菜生產;2022年推動全省新建設施蔬菜基地30萬畝,力爭達到150萬畝;啟動百萬畝綠色高標準池塘改造工程,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推進果、茶、藥、菇等高效經濟作物發展,不斷提升供給體系的適配性……在江西的穩產保供清單里,一項項重點工作正在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