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3月9日電 題:一名異鄉村醫30多年的堅守:為群眾守好守牢健康防線
新華社記者鄧楠、萬芃琦
初春,天氣漸暖。武漢市江夏區鄭店街勞七村中心衛生室的就診大廳被臨時改造為核酸采樣點,陸續有村民接到通知來衛生室進行核酸檢測。絕大多數村民,村醫丁玉強都能叫出名字。
從部隊衛生所的軍醫、勞七村第一煉灰廠的“廠醫”,到鄭店街勞七村的村醫,30多年來,祖籍江蘇徐州的退役軍人丁玉強在勞七村扎下根,只為守好守牢一方群眾的健康防線。
丁玉強上門給村民量血壓。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20世紀80年代,參軍入伍的丁玉強被分配到武漢市江夏區,在部隊衛生所培訓一年半后,擔任部隊衛生所的助理醫生。從那時開始,他成了勞七村村民們熟悉的“小丁”。
1986年,丁玉強退伍,返回了老家徐州。勞七村村民給他打來電話,問他能不能再回來:“你走了,我們生病不知道找誰啊!”就這樣,一個電話、一張火車票,把丁玉強從家鄉送回600多公里外的武漢市江夏區。從此,曲折的鄉道上多了一名騎著自行車上門問診的年輕村醫。
最初,丁玉強在勞七村第一煉灰廠給廠里的員工治療外傷,周圍的村民也經常來看病。后來,工廠關停,勞七村的村干部在村部旁搭了一個簡易的衛生所。就診的村民多了,有人一時給不了藥錢,就賒著,到年底拿到工錢再來結清。每月500元的工資,丁玉強把工資的一大半用于幫村民買藥、墊付藥費。
隨著村部搬遷,衛生所也搬到靠近京港澳高速公路的鄭店街道。自行車換成摩托車,“小丁”成了“老丁”。數十年間,不管白天還是深夜,只要一個電話,老丁就挎著訪視包,踏上問診路。
丁玉強騎摩托車到村民家中進行健康檢查。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一度,村里流行肺結核病,丁玉強帶著村民去拍片、買藥,請三甲醫院防疫科的醫生來村里指導村民如何防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挨家挨戶通知村民做核酸檢測、打電話詢問中高風險地區來村人員情況、上門為居家隔離的村民量體溫。
“村里一些人出門不方便,丁醫生總是隨叫隨到。”當了30多年村干部的勞七村黨支部副書記樊強告訴記者,500多戶村民,幾代人都受惠于丁玉強的家庭不在少數。
“能治當然要治,我看不準的,就往市里醫院送。”丁玉強說,這些年來,柜子里的居民家庭健康檔案一直在更新,既方便掌握村民們的健康情況,也提高了診療效率。
丁玉強在查閱村民的健康檔案。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武漢市江夏區衛健局局長葉晉軍說,現在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日漸完善,鄉村醫生堅守在一線,讓廣大農村地區的群眾能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
丁玉強說:“這么多年雖然身在異鄉,我沒有感到孤單。為基層醫療貢獻一份力量,我很滿足。”(記者鄧楠、萬芃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