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 題:怎樣做好洪澇災區衛生防疫?專家帶你了解環境處置與消毒指引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顧天成、秦婧、徐凱鑫
近日,我國華北、東北等地出現極端降雨,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國家疾控局發布《洪澇災區環境衛生處置與預防性消毒指引(2023版)》,為各地有效做好公共衛生災害預防工作作出指引。
老百姓的飲用水安全如何保障? 洪水過后怎樣進行居家環境清潔?國家疾控局日前組織專家接受“新華視點”記者采訪,解讀相關要求和標準。
用水:家庭用水優先選擇瓶裝水,取水容器及輸水管道全面消毒
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公布信息顯示,洪澇災害發生后容易增加公共衛生災害發生概率。洪水將大量人畜糞便、垃圾、動物尸體等沖入水中,可能造成致病微生物污染,使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暴發風險增加。
指引明確,家庭用水應優先選擇飲用瓶裝水。如無瓶裝水,則應煮沸后飲用。儲水和取水容器以及輸水管道,在使用或重新啟用前應進行全面沖洗和消毒。
記者了解到,洪澇災害受損嚴重地區衛生部門及疾控機構已組織各級衛生監督隊伍,對災區受污染飲用水實施全覆蓋式巡查。水利部門加快修復被損毀供水設施,加強對重點風險水質指標監測和臨時應急供水保障。
截至5日,河北省共派出衛生監督隊伍111支450余人,深入災民安置點、學校、敬老院等人群密集場所,逐一摸排水井、廁所和垃圾點衛生狀況,防止水源污染,保障飲用水安全。
“災區群眾要注意不喝生水,不喝來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用來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環境健康防護室主任潘力軍表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群眾優先選擇飲用瓶裝水,如無瓶裝水則應完全煮沸后飲用。
在非直接飲用的生活用水方面,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消毒中心主任沈瑾提醒,家庭如果使用缸(桶)水或手壓井水,一定要對水做好消毒處理。
沈瑾說,若取回的水較清澈,可直接消毒處理后使用。若很混濁,可經自然澄清或用明礬混凝沉淀后再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劑為漂白精片或含氯泡騰片,按加氯量4至8毫克每升投藥。
清污:及時清理淤泥和垃圾糞便,不食用被洪水浸泡過的食品
指引明確,各地根據災情及當地傳染病發生風險有針對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及時開展環境衛生清理與消毒工作。應及時清理淤泥、動物尸體、垃圾和糞便,做好無害化處理。清污所產生的大量垃圾應及時清運,嚴禁傾倒河中。
潘力軍表示,洪水過后留下的淤泥和積水容易導致媒介生物滋生。受災群眾要及時清除庭院和居室內的淤泥和積水。地下室的水如果積存較多,需根據情況分批抽出,避免短時間全部抽出導致結構損壞、墻體坍塌。
“餐、飲具首選煮沸消毒,煮沸時間應在15分鐘以上。”沈瑾說,災后個人住宅室內環境和物品也應進行充分消毒。墻壁、地面可采用有效氯500毫克每升的含氯消毒劑溶液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家具、衛生潔具等生活用品清潔后,也要用含氯消毒劑溶液沖洗、擦拭或浸泡。
專家強調,災區群眾不應食用任何被洪水浸泡過的食品,可蒸煮食品要充分加熱后食用。同時,要加強手衛生和個人健康監測。如飯前便后、哺乳前、護理病人前后、接觸動物或動物尸體后等情況下,均需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接觸洪水后若出現腹瀉、嘔吐、發燒或腹痛等癥狀,要及時就醫。
消毒:選擇對人畜安全和環境友好的方法,防止過度消毒
根據指引,工作人員要了解各種消毒劑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盡可能選擇消毒效果可靠,簡便易行,對人畜安全、對環境友好的消毒方法,正確實施消毒措施。一般情況下,外環境以清污為主,重點區域清污后再進行消毒處理。不應對無消毒指征的災區環境、交通道路、路面、帳篷等進行噴灑消毒,防止過度消毒現象的發生。
記者采訪了解到,為做好重點區域消毒工作,北京市門頭溝區疾控中心已成立10個防疫指導組,指導受災地區做好涉水路面、農戶庭院、廁所消殺等工作。黑龍江省疾控中心發布汛期健康提示,指導洪澇災區有針對性地及時開展清潔衛生與預防性消毒工作。
“受災群眾安置點、醫院、學校、幼兒園、集貿市場等與人們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場所是災區環境衛生消毒工作的重點區域。”沈瑾提醒,這些重點場所清污消毒后,要開門開窗加大室內空氣對流,及時通風。群眾使用清潔劑和消毒劑時,應仔細閱讀并遵循產品標簽上的使用說明,不要混合使用。對受淹廁所、牲畜養殖場所等也應進行全面消毒。
制圖:胡戈、林秋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