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點,大山仍是一團黑影。手電筒的微光跌跌撞撞地晃閃著,72歲的王伯佝僂著腰,左手提著便盆,右手費力夾著掃帚和簸箕,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位于桑干河畔、太行余脈與燕山交界處的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南山區敬老院大河南鎮分院,是王伯工作了36年的地方。做飯喂藥、端屎端尿、洗衣縫被、種地養豬……從1985年起,王伯就與敬老院的老人同吃一鍋飯、同睡一張炕,身兼數職的他既是采購員、炊事員、服務員,又是護理員、理發師、清潔工。
三十六載敬老路,王伯如親人般伺候過近百位老人,為40多位老人養老送終。然而,他卻沒來得及趕回8里之外的家中,見上老母親最后一面。
1991年,王伯被評為河北省優秀共產黨員,還曾被提名為河北省助人為樂模范,獲評河北省五保敬老工作先進個人、“河北好人”等榮譽稱號。1997年張家口市印發《關于在全市民政系統干部職工中開展向王伯同志學習的決定》,原大河南鎮敬老院也于1999年被評為“省甲級敬老院”。
2009年,王伯退休后又被返聘為名譽院長。薪資低、環境差,招不來人,王伯就把在外務工的大女婿和大閨女叫來,兩人月工資加起來才4000塊出頭,但王伯總算有了幫手。
“老人們離不開我,我更離不開他們。”有著55年黨齡的王伯說,自己的初心就是照顧好這里的每一位老人,一直到干不動為止。
【糾錯】
【責任編輯:高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