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3個中國人的奧運記憶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當晚,在國家體育場上空綻放的五環形狀的焰火(蘭紅光攝 本刊)
文/《環球》雜志記者 白旭?劉藝淳 任麗穎
編輯/劉娟娟
巴黎奧運會開幕在即。這一體育盛事再次喚起很多人的奧運記憶。
對于59歲的北京合資公司員工胡健秋,那是單位里年輕人圍著的黑白電視機,和看比賽時緊張的心情;對于54歲的大連高校學者李芃松,那是中國代表團入場時高高揚起的五星紅旗,以及大家一起跟著唱的國歌; 對于新華社資深體育記者周杰,那是大學暑假在湖北老家,看到中國運動員獲得金牌時的熱血沸騰……
“體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見證者,是人類幸福生活的一個標志。”做了30多年體育記者、多次參與報道奧運會的周杰如是說。
40年前的黑白電視機
中國人和奧運的緣分始于92年前。1932年在洛杉磯,劉長春第一次出現在奧運賽場上。
但對很多人來說,真正的奧運記憶是1984年。那個夏天,奧運會又回到洛杉磯,許海峰射落了中國奧運史上第一枚金牌。
那是胡健秋參加工作的第二年,他所在的無線電零部件生產企業718廠組織大家一起看奧運比賽。“飛躍牌的小黑白電視機‘雪花’很多,為了讓畫面清楚,看之前要上房頂調天線。”他回憶說。
在胡健秋的記憶中,那一屆奧運會有兩個激動人心的瞬間:“零的突破”和女排奪冠。“那時我們的喜悅真的發自內心。我們騎上自行車,一邊騎一邊歡呼。”他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大連的李芃松只有14歲,那個瞬間讓他熱淚盈眶。當時他家居住的樓里有13戶,只有他家有一臺黑白電視機。“后來的每場比賽,鄰居家的小朋友都來我家看,每次中國運動員奪金后現場升國旗、唱國歌,我們就跟著一起唱,感到無比自豪。”
為了報道洛杉磯奧運會,新華社體育部那一年正式成立。兩年后,周杰進入體育部。1987年,李芃松考入沈陽體育學院,在劉長春曾經的訓練場上了第一節田徑課。
差距之大,更在賽場外
周杰第一次去奧運會現場采訪是1992年。作為新華社奧運報道團隊30多人中的一員,他對一切感到新奇。“讓我最震撼的是那種激情。”他回憶說,開幕式上朝鮮與韓國運動員共同入場,在當年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下,巴塞羅那奧運會實現了“大太平”。
“沒有任何一個場合能夠在這么短時間里,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族群的人聚集在一起。”他說。
興奮的周杰也直接感受到當時的中國和西方有多么大的差距。“那時剛開放不久,中國的一切還都在初步發展中。”他說自己一個非常明顯的感受是由于國家外匯緊張,記者的出差經費捉襟見肘,“每天只夠吃一頓飯,所以早餐非常重要,因為早餐免費。”
這種差距延續到了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那一年,周杰和同事們已經有條件用電腦處理稿件,而不是像之前那樣靠手寫,然后由報務員處理。但一場突發事件深深觸動了他。
奧運會舉辦期間,百年奧林匹克公園發生爆炸,他的任務是到醫院采訪。“采訪結束后我飛奔回主新聞中心,到的時候大門已經關了,我和里面的編輯聯系不上。” 焦灼之際,他遇到一個認識的美國記者,對方拿著一個手機。周杰提出借用一下手機,被斷然拒絕。“誰掌握通訊線路,誰就掌握發稿權。”他感慨。
圓夢北京
那些年,胡健秋的家從沒有獨立衛生間的筒子樓搬進平房。1997年,他離開718廠到了一家合資公司,收入增加了,于是他花4萬多塊錢買了一個松花江牌小面包車。在那個私家車很少的年代,他常被親戚喊去幫忙。
李芃松到了大連理工大學體育部工作。他常和學生聊起一個話題,“我們的國家什么時候能舉辦奧運會?”
那個時期的中國發展很快。2001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121臺、移動電話34部;短短5年間,家用電腦的擁有量從1997年的2.6臺增加到2001年的13.3臺,增長5.12倍。
李芃松至今難忘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時的喜悅。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布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的那一刻,大連理工大學教工和學生宿舍沸騰了。“我們房間里有一個電視,早早就聚起很多人。申奧成功后,走廊里到處是歡呼聲,校園熱鬧到后半夜。”
周杰清晰地記得當時是2001年7月13日,“我們做好了發稿準備,沒有準備申奧失敗的稿子,這也是一種自信。”那天稿子處理得也特別快。
一切工作都結束時已經是大約凌晨4點,有同事提出“去天安門吧”。大家開車出發,但剛到長安街就發現已圍得水泄不通:那個夜晚的北京成了一片歡騰的海洋,人們拿著國旗,有的人坐在車頂上。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志愿者胡健秋(右)和接送的來賓在首都國際機場合影(受訪者供圖)
2008年,胡健秋做了奧運志愿者,任務是開車接送裁判員和官員。“奧運用車是自動擋,但我以前只開過手動擋。”練車的時候,他需要左腳綁上繩子防止自己下意識地踩離合器。
這個工作讓他很有成就感。“我當時是北京飯店站點的001號車,晚上還去機場接過當時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團隊。”
奧運情有千千結
時光荏苒。現在北京已成為舉辦過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
周杰仍清楚記得北京冬奧會前他與韓國同行的一次交流。“他們介紹說,為了平昌冬奧會韓國修了首爾到平昌的高速鐵路,時速200公里。”對方問他北京怎樣準備冬奧會,他回答說,“我們也會建一條高鐵,連接北京和張家口。”
“‘那你們高鐵速度多少?’對方問。我回答:‘350。’”周杰大笑,那是一種溢于言表的驕傲。
第33屆夏季奧運會將于7月26日在巴黎開幕。新華社派出200多人的報道團前往法國,全時段、全方位呈現各項賽事。周杰以體育部副主任身份參加報道,此外,還將以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委員身份參與更多事務。
坐在寬敞明亮的公寓里,胡健秋告訴記者,他家現在有兩輛車:一輛紅旗轎車和一輛阿爾法·羅密歐越野車,他已經不再為開自動擋而苦惱。一個55寸的彩電也幾乎閑置。“現在都用手機投屏。”他說。
談到巴黎,他也并不陌生——這些年他常去國外旅游,去過法國,也去過意大利、瑞士、斯里蘭卡、南非等。
他表示,會用手機看奧運比賽,可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喝著德國的啤酒或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不過也就是看著玩。”他說,“年輕的時候,看比賽很揪心,盼著得金牌。現在覺得中國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得不得金牌看得相對比較輕了。”
關于巴黎奧運會,李芃松堅定地說:“一定會關注!”
李芃松在劉長春體育館外與劉長春塑像合影(受訪者供圖)
李芃松現在是大連理工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的院長,他學院的學生劉圣書入選了巴黎奧運會中國羽毛球女子雙打陣容,劉圣書2004年出生,是球隊最年輕的隊員。
“隨著奧運會一步步走進中國,我也看到了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他看到,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讓更多人參與到運動中,“尤其是冰雪運動,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是參加不了的。”
劉長春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前一年因病去世,沒有看到“零的突破”。為了紀念他,大連理工大學建了一座以他命名的體育館。劉長春的青銅雕塑,屹立在體育館前,延續著他的奧運情結。
(參與采寫:李錚、厲杰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