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負面情緒的科學奧秘
?
浙江省湖州市朝陽街道朝陽社區活躍著一支音樂志愿服務隊,服務隊用音樂關愛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
也為社區治理注入了活力。圖為3月15日,“全音堂”音樂志愿服務隊在吳興區智慧養老服務中心為老人演出
?
情緒本身無所謂好壞,是一種類似本能的反應,只有失去控制的時候才會危害健康,還可能傷及他人。
文/王欣
編輯/吳美娜
據美國心理學工作者協會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盡管憤怒通常被視為一種負面情緒,但它也可以成為人們實現生活中具有挑戰性目標的強大動力。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希瑟·蘭奇博士說,已經被人們研究了數十年的情緒功能主義理論認為,所有的情緒,無論好壞,都是對一個人所處環境中的事件的反應,目的是提醒這個人注意需要采取行動的重要情況。
研究結果表明,憤怒、無聊或悲傷等通常被認為是消極的情緒可能是有用的。那么,從科學的角度解析,情緒和情感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它們和哪些大腦機制有關?如何用理性來引導感性,收獲更加美好的人生?
情緒是類似本能的反應
一般認為,人類具有快樂、憤怒、恐懼、悲哀、驚奇、厭惡這6種基本情緒,還有嫉妒、慚愧、羞恥、自責、自豪等復雜情緒。情緒本身無所謂好壞,是一種類似本能的反應,只有失去控制的時候才會危害健康,還可能傷及他人。
1878年,法國神經學家布羅卡發現,哺乳動物大腦內側有一圈與周圍皮層截然不同的結構,布羅卡將其命名為邊緣葉。后來,心理學家麥克林把邊緣葉以及一些鄰近的神經核團統稱為邊緣系統。邊緣系統包括扣帶回、眶回、胼胝體下回、梨狀區、海馬回、杏仁核、隔區、下丘腦、乳頭體等結構。當各種感覺傳遞到邊緣系統的不同部位時,就會引發不同的情緒。
從進化的角度看,邊緣系統緊鄰腦干,而腦干是調整心率、血壓等各種內臟活動的中樞。邊緣系統的情緒變化會快速地傳遞至腦干,引起相應的生理反應,如憤怒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類似的情緒反應在爬行動物身上就已經出現了。腦干也被稱為爬蟲腦或本能腦,其意義在于通過情緒反應來應對危機,例如在入侵者進攻時奮力抵抗、殊死搏斗。邊緣系統包裹著爬蟲腦,也被稱為哺乳動物腦或感性腦,它使得情緒反應更加豐富而強烈,以類似本能的方式對環境變化作出快速應答。
當生物進化到靈長類及海豚、鯨等高級哺乳動物后,出現了比較發達的大腦新皮層,也就是包裹在邊緣系統外面的額葉、頂葉、顳葉和枕葉,它們具有強大的信息整合能力,與邊緣系統的互動更為頻繁復雜,情緒表現更為精致靈活,針對不同情境調整反應方式,從而大大提升了整個大腦的智能水平。大腦新皮層是掌管人類一切心智行為的思考中樞,被稱為理性腦。人們常說要以理性來控制感性,就是以成熟的心智來控制本能反應。
負面情緒的機理
在人類的各種情緒中,除了快樂廣受歡迎,其余大多令人反感。人類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多“負面情緒”呢?
想象一下7000萬年以前哺乳動物的祖先躲避恐龍的情景,它們小心翼翼,對最輕微的響聲也要保持警惕,不然很可能有生命危險。如果它們錯過了某個“胡蘿卜”——比如獲取食物的機會或者交配的機會,還可以有新的機會,但如果它們沒有躲過危險,生命就徹底結束了。通過層層生存競爭、優勝劣汰最終存活下來的人類,基因里就鐫刻著對負面經驗的記憶,對負面情緒的體驗也更加復雜而強烈。
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對兩種典型的負面情緒——憤怒和恐懼進行過深入研究,揭示它們的對應腦區及行為表現。20世紀60年代,耶魯大學的弗林教授發現,“憤怒與攻擊中樞”位于邊緣系統中的下丘腦,刺激下丘腦的不同部分會分別引起貓的情感性攻擊和捕食性攻擊。進行情感性攻擊時,貓的后背弓起,發出尖利的嘶叫,貓狗大戰是典型的情感性攻擊。進行捕食性攻擊時,貓匍匐前進,看準機會撲向獵物,并不會事先發出威脅或警告。
“恐懼中樞”位于大腦顳葉皮層內側的杏仁核。芝加哥大學的布魯克和布西兩位教授切除了猴子的雙側顳葉及杏仁核,猴子的恐懼反應明顯降低,會情不自禁地靠近并觸摸它看見的每一件物體,并且把物體放在口中,仿佛通過口腔而不是視覺來辨認這件物體。杏仁核被切除的大鼠會主動接近野生貓,而杏仁核被切除的野生貓會變得和家貓一樣溫順。因為沒有恐懼,動物的攻擊行為也隨之減弱了。
人類的“恐懼中樞”同樣位于杏仁核,負責對危險刺激的應答。亞歷克斯·霍諾德是美國的徒手攀巖運動員,曾經多次挑戰攀巖界的世界紀錄,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不采取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攀登酋長巖。那是一面幾乎垂直的懸崖峭壁,任何一點閃失都可能讓他喪命在懸崖下,亞歷克斯卻以驚人的毅力和技術登頂成功。
有趣的是,醫生發現了亞歷克斯區別于常人的生理特質:他大腦中的杏仁核在接受測試時幾乎沒有反應。對于絕大多數人普遍有效的刺激,比如血腥場景,對亞歷克斯卻沒什么用。亞歷克斯的杏仁核并沒有損傷,只是需要更高強度的刺激而已。也許我們會羨慕亞歷克斯的勇敢,但也要知道徒手攀巖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極限運動之一,為了這份熱愛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接納和超越負面情緒
如果負面情緒過于強烈和持久,必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它會作用于自主神經系統,影響內臟的正常工作,可能引起高血壓、心臟病、頭痛、胃潰瘍、乳腺癌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因此,調節情緒非常重要。
一個發人深思的規律是:一個人越能夠接納負面情緒,越不會受到負面情緒的困擾;越想逃避或擺脫負面情緒,越會深陷其中。不少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如此勸告世人:人生苦難重重,經歷痛苦本身才是通往解脫的道路。這就要求人們面對令自己感覺如此糟糕的事實,不斷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認知與行為,積累智慧和力量,最終獲得持久的平靜與安然。
美國心理學家托德·卡什丹和羅伯特·比斯瓦斯·丹尼爾在他們合著的《黑暗面中的正效應》一書中,闡釋了各種負面情緒的正面影響。例如,憤怒令我們的行為更有活力,更容易激發起來;焦慮令我們更關注細節,讓我們對于可能出錯的事情提高警戒,促使我們去做“對的事”,幫助我們避免自滿;悲哀和憂傷促使我們對事物的價值進行整合、評估以及深刻思考;氣惱和挫敗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節奏已經落后于預期了,需要改進方法;嫉妒、失望與孤獨都提醒我們關注內心的渴望,促使我們尋找和實現新的目標;無聊和厭倦讓我們意識到自己需要更多的創新和挑戰……
通過了解這些負面情緒背后的積極價值,你就可以在這些情緒出現的時候更加泰然自若。它們并非一群只會制造麻煩的不速之客,反而更像是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燈。
一旦接納了負面情緒的存在,你就不會陷入情緒的漩渦苦苦掙扎,或者被情緒裹挾做出不理智的行為,而是可以自如地思考和決策,根據事情的本來面目及周圍環境作出明智的選擇。無論是西方的哲學或心理學,還是東方的傳統文化及修行技巧,都教導人們對情緒帶著觀照、覺知、允許和接納的態度,任它自在地來去,而不與之對抗或逃避。此時主宰你的不再是邊緣系統,而是更具有理性和靈性的大腦新皮層。人類由此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萬物之靈”,進入心靈自由的境界。
(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副教授,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科普與繼續教育委員會委員)
來源:2023年12月13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25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系。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