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综合亚91,男女又色又爽又爽视频,无码人妖在线看中文字幕,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

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03 09:44:55
來源:新華網

香港理大職業治療師:讓“孤島”融入社會

字體:

  新華社香港1月3日電 題:香港理大職業治療師:讓“孤島”融入社會

  新華社記者朱宇軒

  2014年12月,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6.5級地震發生4個月后,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職業治療臨床導師鄧健聰第一次來到震后災區。震中龍頭山下列著排排救災帳篷,不少受傷的災民還在恢復期,有的雙手無法靈活伸開,有的還不能正常行走。

  面對講陌生方言的傷患,鄧健聰有點措手不及。短暫慌亂后,他迅速和治療團隊逐一檢查每位病患的具體傷情,提供桌邊椅、支架等器械,輔助傷員學習康復訓練,幫助他們恢復行走、站立等日常活動。“病患的身體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我們職業治療師需要為他們提供中長期康復治療,幫助他們再次融入社區。”

  職業治療師,在內地被稱為作業治療師。世界職業治療師聯盟將其定義為:通過幫助人們參與工作、學習、娛樂等職業活動而促進其健康和安適的專業。地震過去6年,鄧健聰和理大“愛無疆”學生團隊定期回訪魯甸及周邊地區的殘障人士,踐行職業宣言。

  幫助病患再次“長大”

  魯甸地震后兩年,鄧健聰和四川大學-香港理大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作業治療課程的碩士生為當地傷殘人士提供持續康復治療。2016年,學生們畢業了,奔赴全國各地的工作崗位,但康復治療不能停,鄧健聰決定帶領理大職業治療學專業的本科學生重返龍頭山。

  2016年夏天,鄧健聰和同事黃家強駕駛兩臺車,載著12名學生、一車的行李和康復器械,從成都驅車近12小時,順著蜿蜒崎嶇的山路,來到這個位于云南省東北的貧困縣城。“愛無疆”是理大學生們給支援魯甸團隊起的名字。

  頭發亂糟糟的,也沒有洗臉,整個人無精打采地躺在床褥上——這是師生們見到永偉的第一印象。

  2016年1月一場車禍后,永偉頸椎永久受損,頸部以下只能控制小部分手臂。洗臉穿衣吃飯,這些簡單的動作永偉再也做不到,連去洗手間也只能靠媽媽背,仿佛初生的嬰兒。

  年事已高的永偉媽媽照顧永偉時扭傷了腰,擔心傷病加重,無法照顧兒子。永偉看在眼里,認真地告訴“愛無疆”團隊,希望自己能夠獨立生活,不用媽媽操勞照顧。

  聽取永偉的心愿后,鄧健聰和學生們開始著手搭建居家康復環境:永偉原先使用的輪椅陳舊且重,團隊免費為他配備了一個輕便的輪椅;師生們制作了一件繩梯工具,永偉用手腕攀著繩梯支撐自己起床;團隊還提供了拉繩等生活輔助工具,方便永偉自己做日常康復訓練……

  永偉再一次“長大”了。他在車禍后第一次嘗試借助工具刷牙、梳頭、吃飯……在團隊的記錄鏡頭里,永偉慢慢擰干一條洗臉毛巾,團隊成員們圍著他驚喜歡呼,永偉媽媽也欣喜地笑了,眼角隱約有淚光。

  “康復是一種過程,不是一顆藥,需要時間每天進步一點點。”學生們這樣鼓勵永偉。

  心靈修復師

  接觸“愛無疆”團隊前,家住龍頭山的勝巧險些以一瓶農藥結束自己不到30歲的生命。

  2016年,曬花椒的勝巧不慎從3米高的二樓跌到地面,診斷結果是“胸椎永久損傷”。勝巧不僅沒辦法照顧兒子,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完全依賴丈夫,一家三口經濟壓力驟增。

  “一了百了”的想法成了纏繞勝巧的夢魘。

  團隊成員十分擔憂。他們不僅為勝巧準備了站立架、力量鍛煉帶、手推輪椅等康復訓練器械,初見勝巧時還送給她許多種類的花草和種子。起初,勝巧并沒有熱情回應團隊的關懷,師生們用“耐心”一點點打開了她的心扉。

  “溝通是最重要的。溝通是接觸病人的第一步,如果溝通不暢,病人不愿意分享、不信任治療師,后續治療很難展開。”團隊成員李穎東說。

  經過團隊的悉心照顧和指導,勝巧能用電飯煲煮飯了,對丈夫的依賴減少了。“第一天自己起來,空氣真好。”勝巧在朋友圈寫到,配圖是家門前繁盛的枝葉,遠處龍頭山蒼翠。

  在為勝巧治療中,團隊發現魯甸產的青花椒十分有名。為幫助勝巧融入社會,鄧健聰向勝巧一家介紹網店銷售技巧,鼓勵他們以花椒等農產品為賣點,自主創業。

  身體逐漸康復后,勝巧一心想重新投入工作。聽到鄧健聰的建議,她十分積極,找到在深圳的朋友幫忙往小區推銷花椒、核桃等農產品,銷量不錯。這幾年,勝巧和丈夫陸續前往浙江、山東的工廠工作,她已經可以獨立駕駛電動三輪車接送孩子上學。

  “出院后,病人融入社區遇到困難,我們需要幫助他們獨立,一起完成這份挑戰性的工作。”團隊成員梁熙童說。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內地醫療紀錄片《人間世》有句臺詞:病人等得久了,離社會也就遠了。香港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曾永康認為,在內地的偏遠貧困地區,醫療設施不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健全,而且居民居住分散,離醫院較遠,社區職業治療康復的需求巨大。

  回訪6年,鄧健聰眼中的魯甸也有了巨大的改變。震后初到魯甸,滿是泥巴的糟糕路況增添了鄧健聰一行驅車前往病人家中的困難,病患就像孤島散落在茫茫大海。

  從2017年開始,鄧健聰發現路好走了:昆明到魯甸的公路通車了,村與村之間也鋪上了水泥路,車窗外,一棟棟嶄新的樓房拔地而起。“社區康復不單單是醫學技術,跟當地的教育、經濟水平都有關。魯甸基礎建設逐漸完善,我們的工作也會更加順利。”

  “積極協助健全及殘疾人士改善生活”是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學生們的抱負和使命。截至目前,理大超過130名學生參與“愛無疆”團隊,為魯甸及周邊地區約110名殘障人士提供康復治療服務。團隊每年至少去兩次魯甸,在2周的時間內,為病患提供細致的治療服務,制定詳密的康復計劃。服務結束后,師生們會組織學術講座,和北京、上海、四川、福建等地高校及機構分享社區康復的經驗。

  “這是很有意義的活動,我們可以幫助內地需要幫助的人,不僅僅只是改變他們當時的情況,而是對他們的人生都產生影響。”即將從理大職業治療學專業畢業的李舒平說,她在支援項目中為許多殘障兒童提供服務,希望以后能從事兒童康復治療工作。

【糾錯】 【責任編輯:梁海燕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2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94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