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記者近日沿著河北省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個沿海城市走訪發現,去年以來,河北省主動服務海洋強國建設,近期又發布了加快建設臨港產業強省五年行動方案,打造向海發展“藍色”新引擎。
統籌資源建設大港 釋放向海發展新動能
4月中旬,秦皇島港天藍海闊,汽笛鳴響。1800多年前,曹操東臨碣石“觀滄海”時,恐怕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今日景象:一艘艘巨輪穿梭往來,煤炭、礦石、散雜貨等貨物裝卸有序運轉……
在距離秦皇島港2公里的秦皇島海港經濟開發區,中儲糧海港糧食儲備基地、中港國際冷鏈物流農產品交易中心等項目在有條不紊地施工。
工人在中央儲備糧秦皇島直屬庫有限公司海港糧食儲備基地項目建設工地施工(2023年4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我們依托港口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吸引了一批優勢明顯、競爭力強的項目落戶。”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楊世友說,目前園區已形成糧油食品加工、玻璃深加工、光伏裝備制造、物流等產業集群。
為探索向海圖強、向海發展新路徑,去年10月3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實施省內港口資源整合,重組成立了河北港口集團,承擔全省港口投資運營主體職能,港口主營業務主要布局在秦皇島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黃驊綜合港區。
一艘輪船在拖輪的協助下向河北港口集團唐山港曹妃甸港區礦石碼頭靠泊(2022年9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河北港口集團揭牌成立以來,統籌推進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地港口資源協同聯動、優勢互補,在海關、海事、口岸管理等部門大力支持下,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2022年,河北港口集團實現貨物吞吐量7.33億噸,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三位;今年一季度,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94億噸,同比增長14.1%。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河北省沿海港口泊位通過能力達到11.6億噸,居全國沿海省份第三位;完成貨物吞吐量12.8億噸,居全國沿海省份第四位;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98萬標箱,創歷史新高。
一組組數據背后,彰顯河北省大港建設釋放出的新動能:2022年,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個沿海城市地區生產總值15198.4億元,比2021年增加870多億元。
腹地港口陸海聯動 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河北港口集團唐山港京唐港區是京津冀和“三北”地區的重要出海口。2023年新年伊始,唐山港京唐港區就以“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要沖刺”的奮進姿態,搶抓發展機遇、提振市場信心,一季度完成貨物吞吐量7463.1萬噸,同比增長15.7%。
4月7日,“HS HONG KONG”輪從唐山港京唐港區始發,經廣州南沙港前往越南胡志明港和泰國林查班港,標志著河北港口集團首條東南亞集裝箱國際航線正式投入運營。至此,河北港口集團已開通外貿近洋航線7條,覆蓋日本、韓國、越南、泰國12個基本港。同時,通過唐山港至上海港內外貿同船航線,可中轉通達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其他港口,進一步拓展了河北港口集團外貿航線服務網絡,提升了港口對外開放服務功能。
4月9日,保定京雄保國際智慧港發出的鐵海聯運集裝箱班列,整列直達河北港口集團秦皇島港集裝箱碼頭,隨即直裝“新郁金香”輪,經秦皇島至仁川航線運往韓國。這是河北港口集團貫徹落實河北省委、省政府“向海圖強、向海發展”戰略,推進京津冀通關一體化,探索跨境多式聯運新路徑,提升物流效能的新成果。
置身河北沿海經濟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最前沿,河北港口集團加大內陸港建設,推進“西部腹地戰略”,拓展晉西、蒙東腹地,深度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和東北亞地區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常態化開行中歐班列,邯鄲國際陸港中歐、中亞班列線路達到4條,業務覆蓋俄羅斯、蒙古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河北省已累計開辟內外貿航線70條,內陸“無水港”71個,進一步擴大了港口的輻射范圍。
船舶停靠在國能黃驊港四期碼頭進行裝船作業(2023年3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記者在黃驊港走訪了解到,去年10月30日開通的“黃驊港—上海港—泰國林查班港”集裝箱外貿航線,提升了黃驊港作為雄安新區、冀中南及縱深腹地便捷出海口的服務能力。2022年,黃驊港吞吐量超3億噸、集裝箱突破百萬標箱,躋身全國沿海港口“十強”。
滄州港務集團(滄州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寶輝說,2023年黃驊港將堅持以提升港口輻射力增強開放競爭力,聚焦打造現代化綜合服務港、國際貿易港,加快推進集裝箱、液化天然氣等總投資260億元的12個碼頭開工建設,全年港口完成吞吐量3.25億噸、集裝箱100萬標箱以上。
深化改革產城融合 構建向海圖強新格局
河北擁有487公里海岸線,環渤海港口群發展前景廣闊。為把沿海優勢變成發展優勢,河北省沿海地市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入手,構建向海圖強新格局,為沿海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近期發布的《河北省加快建設臨港產業強省行動方案(2023—2027年)》提出,未來五年,河北將著力打造“兩群、五地、一融合”的港產城融合發展新格局。
“兩群”: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群和現代港口物流產業集群,到2027年港口集裝箱內外貿航線達到80條以上,內陸港達到80家以上。
“五地”:打造世界一流精品鋼鐵基地,到2027年基本建成世界領先的精品鋼鐵基地和具有全球話語權的萬億級鋼鐵產業集群;打造全國先進綠色石化基地,到2027年沿海地區石化產業規模達到6000億元,形成一批全國一流企業及產業集群;打造全國先進裝備制造基地,到2027年沿海地區裝備制造業營業收入達到5100億元;打造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地和國際濱海旅游休閑康養勝地。
“一融合”: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依托港口優勢,推動鋼鐵、石化、木材、重型裝備制造、海洋工程裝備等產業沿海臨港布局。到2027年基本建成陸海聯動、產城融合的臨港產業強省。
工人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家車輪企業的生產車間工作(2023年2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記者走訪發現,秦皇島市正加快沿海經濟崛起帶建設,堅持“以城定港、港產城融合”,優化港口功能和結構,創建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推動港口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同時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打造世界級文化古城、世界級度假海岸。
唐山市努力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深化港口轉型升級,積極推進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儲運基地建設,集聚發展現代臨港產業,把沿海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曹妃甸經濟技術開發區(自貿區曹妃甸片區)黨工委委員、自貿辦副主任徐建強說,作為河北自貿試驗區中唯一的沿海片區,曹妃甸片區自2019年8月31日成立以來,堅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積極承接省、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推行“證照分離”改革,推動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同事同標”政務服務改革,積極轉變政府職能,讓市場主體迸發新活力。3年多來,該片區新增市場主體8271家。
秦皇島海港經濟開發區一家玻璃企業的機器手在工作中(2023年2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滄州市以深入分析“目前有什么、到底缺什么、問題是什么、應該怎么辦”破題引路,突出“以港帶產、以產興城、港產城融合”,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全力打造河北省沿海經濟重要增長極。
著眼破除多年來制約渤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滄州市著力打好“改革牌”,歷史性地完成了渤海新區黃驊市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實現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財政管理、資源配置和干部人才隊伍統一管理,推動區域資源高效統籌、融合共通,為沿海經濟高質量發展激活了內生動力。
文字記者:李鳳雙、曹國廠、齊雷杰
參與記者:杜一方
視頻記者:駱學峰、楊世堯、郭雅茹
海報設計:王雅迪
編輯:郝靜、劉蓮芬、陳海通、王浩程、鄔金夫
統籌:李逾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