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今年全國兩會,制造業由“大”到“強”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許多來自制造業一線的代表委員,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言獻策。他們認為,補短板勢在必行,鍛長板更不可少,中國制造要通過創新驅動,瞄準未來,在全球競爭中確立新優勢。
攻克關鍵技術 增強發展韌性
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務必練好內功,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認為,要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夯實制造業產業基礎。
“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堅定不移自主創新是中國制造唯一的出路,要全身心、要舍得、要投入。”
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必須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馮丹表示,“從0到1”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從弱到強。“我們正在研發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的下一代存儲器,未來將從根本上解決國產芯片‘卡脖子’問題。”
作為來自集成電路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博康信息化學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志偉建議,我國要充分利用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力量,全面加速本土半導體產業鏈建設。
企業是科技創新主體,龍頭企業更要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中發揮“鏈主”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科技領軍企業要有‘鏈主’的責任感,著力強鏈補鏈,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用科技賦能帶動國內產業鏈高質量崛起。”
“‘鏈主’企業應充分發揮在產業鏈中的核心優勢,盡顯龍頭的責任擔當,在夯實核心技術能力的同時,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全國政協委員、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表示。
鞏固傳統優勢 推進轉型升級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傳統優勢產業要鞏固領先地位,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提升在全球分工中的話語權和競爭力。
中國制造業高端化按下加速鍵。工信部數據顯示,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從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2年的15.5%和31.8%。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認為,中國汽車制造業要加快數字化、全球化發展,更高水平參與全球競爭,不斷向產業價值鏈高端攀升。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不斷向縱深發展。目前,我國已建成2100多個高水平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全國人大代表、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苗偉告訴記者:“本土通信設備制造行業已進入加速發展期,我們應該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加大研發投入,實現由‘制造’到‘智造’的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國際高技術制造業高地。”
全國政協委員、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表示,我國擁有良好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數字化與社會發展正在深度融合,企業要借助這股東風,勇攀數字化轉型高峰。
我國已成為世界鋼鐵生產大國,在全國人大代表,寶武集團中南鋼鐵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世平看來,鋼鐵行業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打造新時期的高效鋼鐵基地。
制造業綠色化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題中之義。工信部部長金壯龍日前表示,工信部將研究制定出臺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鋼鐵、建材、輕工、紡織等行業綠色升級改造。
前瞻謀劃布局 打造增長新動能
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除了要鞏固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更要創造新的競爭優勢。
“過去5年,是汽車新能源化快速發展的5年;未來5年,是新能源汽車全自動駕駛發展的5年;再往后的5年,是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的5年。交通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將被深刻改變。”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說。
“機器人產業經過幾十年發展,迎來非常大的風口,這就是仿生人形機器人。”雷軍告訴記者,仿生人形機器人領域目前仍存在核心部組件等關鍵共性技術薄弱、技術與應用脫節等問題,建議支持整機企業牽頭創建國家級創新聯合體,形成“點面結合”的持續創新機制,加強核心技術聯合攻關。
創新是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核心驅動力。金壯龍透露,將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楊潔 金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