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7月27日電 題:消博會上看國貨:透視國產消費品牌的突圍與突進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羅江、王存福
上海豫園旅游商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品牌“真嘗家”展出的展品(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傳承千年的瓷質餐具、最新款電動水翼沖浪板……2萬平方米的展區里,1200多個國內品牌精彩紛呈,另有國貨精品館達5000平方米。正在海南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一批國產消費品牌非常亮眼,它們的突圍與突進之路給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國潮涌動消博會
國貨精品館館長王文育說,國貨精品館緊盯“00后”消費新趨勢,展示了國貨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彰顯老字號傳承與創新。
參展商科大訊飛展出的翻譯機(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一批“中國智造”最新成果亮相。科大訊飛翻譯機品牌總監朱禮穩介紹,科大訊飛翻譯機4.0在展會首發首秀,新產品支持83種語言在線翻譯,能識別用戶手勢,實現“拿起就說、放下就譯”。
觀眾向參展商科大訊飛了解翻譯機情況(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主機、發射器、接收器組成共享充電站,將電動自行車停在發射器上方即可隔空充電。在廣西主題館,狐靈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著自主研發的無線充電、供電技術。該公司總經理黃新說:“公司深耕新能源電能無線科技產業,已在廣西多地布局,消博會期間還在廣東、海南設立了分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制造業向產業鏈高端躍升,為國貨崛起奠定基礎。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22國貨市場發展報告》指出,我國工業產業內部結構轉型升級,制造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占比快速增長。隨著科研投入的加大,光伏、新能源汽車、家電、智能手機等重點產業躋身世界前列。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高文珺指出,在“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過程中,國貨品質不斷提升,涌現出很多原創品牌。這些品牌強調質量和設計,開拓了發展空間。
例如,在戶外運動用品領域,與價格不菲的國外大牌相比,國貨成為高性價比選擇。思凱樂、牧高笛等本土露營品牌備受消費者青睞,思凱樂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特許生產商。
另外,傳統消費品在發展中求變、求新態勢凸現。上海豫園旅游商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品牌“真嘗家”敏銳捕捉“回家吃飯”新潮流,攜手老字號進軍預制菜市場,吸引生活節奏快的年輕消費者愛上老上海風味。
近年來,精品國貨在食品、美妝、電器等領域的表現令人刮目。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劉暉說,國貨、老字號品牌認可度持續提升。京東大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1年,相關商品成交金額增長284%,銷量增長411%。
國貨品牌崛起靠的是什么?
——開辟差異化“新賽道”。
知名咨詢機構畢馬威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新國貨品牌在市場需求大、競爭強度大的大消費品類里從細分品類切入。部分品牌還針對“一人經濟”“她經濟”等新消費需求入手,開發出“從0到1”的品類。
觀眾參觀華熙生物展出的產品(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例如,廣泛運用于護膚品生產的透明質酸鈉向新應用領域延伸,聚焦各種功能的新產品頻頻亮相展會。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相關飲用水產品,讓消費者在喝水時可補充玻尿酸。
——融合功能與審美。
展出的海鷗手表(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消博會上,國民老品牌海鷗手表為走近“00后”作出嘗試,推出了融合戰國杜虎符、小篆字體等文化元素的限量款產品。設計師杜毅鋒說,要靠獨具創意的設計、合理的價位吸引年輕消費者。
深圳國瓷永豐源股份有限公司加強跨界合作,與國內知名白酒、茶葉品牌推出聯名款,生產的手機裝飾瓷片遠銷海外。“只有創造符合當代生活場景的產品,傳統文化才能實現傳承。”該公司品牌總監肖文科說。
參展商深圳國瓷永豐源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瓷質餐具(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科技賦能產品升級。
消博會上,參展的石頭自清潔掃拖機器人G10S系列,通過技術研發實現自動洗拖布、集塵、補水、抑菌和基站自清潔等功能,解決消費者“痛點”。劉暉說,充分利用數字技術,通過數智化供應鏈等方式降本增效,將有效增加國貨商品的市場份額。
——新媒介助力品牌塑新。
消博會期間,直播互動、“云探館”引人注目,不斷產生“爆款”。大龍網集團董事長馮劍鋒說,通過新媒介力量,讓更多國貨被看見、購買。新媒介能夠強化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在塑新品牌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創新。
拓展市場需繼續提高品質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匡賢明指出,國貨進一步拓展市場需要持續做好品質文章。要在工藝、服務等方面提高標準,讓“中國制造”“中國服務”成為品質的保障。
當下,越來越多國貨品牌力求精準定位消費者需求。劉暉介紹,京東已和超過2000家企業實現反向定制(C2M)合作,深度了解消費者訴求,幫助制造商提供最適合消費者的商品和服務。
匡賢明還強調,做好品牌建設同樣重要。不少國貨承載獨特的文化內涵,品牌傳播要進一步適應受眾特點,抓住年輕群體的特征和偏好。此外,企業要注重樹立良好社會形象,關注輿情動態。
馮劍鋒等參展嘉賓指出,新媒體時代下信息不再是單向傳播,品牌形象往往在企業和消費者的互動中構建。一大批以用戶原創內容為特征、互動性強的社交媒體平臺、垂直社群、移動電商興起,為企業品牌建設帶來廣闊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