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6月22日電 題:“小快靈”做出“大利潤”——湖南一家米粉店的“創業經”
新華社記者周楠
夏日清晨,暑熱開始升騰,沿著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城冬茅南路的人行道,羅城粉鋪的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粉鋪的老板陳果帶著員工在廚房忙碌,電動石磨磨出光滑細嫩的米漿,不銹鋼大桶的高湯散發著香味,餐臺上一字排開辣椒炒肉、雞湯肉絲、排骨等各種新鮮出爐的“碼子”。
“我們店剛開業一個多月,是縣城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的米粉店。一早一晚,生意最好。”陳果說。廚房不大,陳果邁著小碎步,把一碗粉端到窗口。
對許多湖南人來說,一碗鮮香爽辣的米粉,是開啟美好一天的“鑰匙”。基于對這把“鑰匙”的信心,疫情期間一度深陷大型餐飲經營困境的陳果,選擇回到家鄉再次創業,開了這家米粉店,希望借此蓄積能量、渡過難關。
陳果從20年前開始涉足餐飲業,步步做大,2017年終于在長沙擁有了一家面積近1500平方米的飯店,生意一度紅火。疫情發生后,飯店生意受到較大影響。他努力開源節流,政府減免稅費,房東也給予房租優惠,但仍只能艱難維持,陳果急得寢食難安。
他調研發現,“小快靈”、接地氣的餐飲店,疫情期間反而有一定活力。深思熟慮后,他回到老家開了這家米粉店。
陳果對這家小店傾注的心血,從取店名就可見一斑。羅城是湘陰縣的舊地名,粉鋪是當地對米粉店的俗稱。“叫羅城粉鋪,既懷舊,也算是一種‘國潮’,讓不同年齡層次的人都有親切感。”他說。
為了做好品質,他對原材料精挑細選,選擇用石磨制作米粉,采用“陽光廚房”,顧客透過大玻璃可以看到米粉制作的全過程。
小店品類豐富、干凈衛生,價格也實惠,最便宜的品類只要7元,米粉還可以免費“續碗”。“好吃不貴,經常跟家人朋友一起來這里。”正帶著老人孩子吃米粉的顧客楊慧告訴記者。
陳果還設計了獨特的招牌——24小時不打烊。當記者問起這樣操作成本會不會太高時,陳果說,當地人三餐都喜歡吃米粉,除去凌晨3點到6點的客流少一些,大部分時間還不錯。
羅城粉鋪的店內場景。(新華社記者周楠 攝)
開業一個多月,陳果兢兢業業。前不久,他細細算了最近一個月的賬,除去各種開銷,利潤接近10萬元。這讓他很激動:“這個店只有200平方米,單月利潤不亞于我在長沙的大飯店,那個飯店的規模是它的7倍多。”
長沙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劉祚祥認為:“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大型餐飲店對供應鏈依賴更嚴重,受疫情影響更直接,小餐飲店等小微企業投資小、回本快、經營靈活,有時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雖然是小店,但我們沒有按一般小店的模式粗放經營。”羅城粉鋪的合伙人姚望告訴記者,陳果堅持引進了大數據餐飲管理系統,通過這個系統,一方面對財務、倉儲等數據進行精準統計,更好地節本增效。另一方面,通過對食材消耗、賬單明細的大數據分析,掌握顧客偏好,開發出更受歡迎的新品。
采訪期間,隔壁平江縣城一個新開發樓盤的老板慕名而來,希望能合作。陳果對未來信心滿滿:“按目前的盈利狀況,預計半年可以回本,我們正籌備在湘陰開第二家店,只要堅持不躺平,就有信心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