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5月10日電 題:從一頂帽子看我國產業轉移趨勢
新華社記者孫清清
河南淮陽瑞能服帽智能繡花車間。(新華社發)
近年來,中西部地區作為國內大循環的戰略腹地,迎來了承接產業轉移、加快自身發展的重大機遇。“瑞能服帽”就是一家因“轉移”而蛻變的企業,一年生產上千萬頂、數千種款式的帽子,已經成為中部縣域經濟發展的“新支柱”。
“帽子王國”的“大挪移”
河南淮陽瑞能服帽生產車間。(新華社發)
記者走進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瑞能服帽工廠,仿佛進入了“帽子王國”,數千種顏色和款式各異,不乏歐美、日韓及國產知名品牌的帽子在這里生產,并發往國內外。
在智能繡花車間,一臺臺智能繡花機飛快地在帽片上刺繡,齊刷刷地發出“噔噔噔”的響聲,繡出一個個精美圖案。每臺繡花機1小時能完成200多頂帽子的繡花工作量。
記者見到跟單員任繼青時,他的電腦右側排放著35款帽子樣品,而他正處理來自法國客戶的帽子款式修改意見。“海外客戶先把訂單下給公司在江蘇張家港的銷售分公司,再由銷售分公司的同事把外文郵件譯成中文,轉給我們跟單員,安排和跟進生產。”任繼青說,從上午到下午3點,他大半天處理了來自美國、法國、澳大利亞、智利等國的2萬頂帽子訂單。
“公司每年推向市場的帽子新款有三千到四千個。”瑞能服帽總經理唐書景說,今年一季度公司完成了400萬件帽子訂單的生產、交付,同比訂單量翻了一番,今年的訂單量預計達1200萬件。
從2011年開始,唐書景陸續把位于江蘇張家港的業務轉移到淮陽。如今,公司的研發、設計、生產等環節均已轉移到淮陽,公司總部也換成了淮陽。而昔日的“總部”張家港只留下銷售分公司,用于洽談和承接海外業務。
從“孔雀東南飛”到“雁歸來”
河南淮陽瑞能服帽生產車間。(新華社發)
作為瑞能服帽的創始人,唐書景向記者坦言把企業建到淮陽的考慮。“與沿海相比,淮陽人力資源充沛,交通區位優越,擁有高速、高鐵、河運等多種交通方式,這些是勞動密集型帽子企業的關鍵生產要素。”唐書景說。
唐書景返鄉創業、把企業內遷,不僅是我國勞動力資源從“孔雀東南飛”到“雁歸來”的反映,更是我國產業轉移趨勢的一個生動縮影。
1993年,17歲的唐書景沒上完高中,便離開家鄉淮陽,遠赴廣東東莞鞋廠打工。“得益于我國龐大的人口紅利,改革開放后,一些外資企業紛紛把鞋帽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東南沿海。我到廣東打工時,正是這些產業最紅火的時候。”唐書景說,隨著我國東南沿海生產成本上升和產業升級,2000年以后,一些外資企業相繼向東南亞轉移,也有部分企業向我國中西部地區轉移。
憑借多年闖蕩市場積累的經驗和人脈,2004年,唐書景從企業辭職,從珠三角來到長三角,在張家港成立了瑞能紡織品有限公司,主要承接日本的帽子訂單。2010年,唐書景看中了淮陽勞動力資源充沛、人力和土地成本低的優勢,在淮陽租廠房,嘗試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帽子生產線。
歷經10多年的不間斷“轉移”,唐書景在淮陽的工廠規模不斷擴大,占地面積從4畝擴至107畝,建起一棟棟標準化廠房,產品涵蓋布帽、草帽、氈帽等,各類帽子年產能達三千萬頂。
唐書景介紹,瑞能服帽僅在淮陽就擁有千名員工,工廠配有宿舍樓、餐廳、圖書室,免費吃住。另外,在淮陽及其周邊縣區、安徽、湖北等地建起了“衛星工廠”,讓留守婦女和老人在家門口就能就業。
“環境變了,是我追加投資的底氣”
河南淮陽瑞能服帽直播帶貨間。(新華社發)
記者問唐書景,他不斷在中西部一個縣追加投資,底氣從何而來?唐書景說:“環境變了。”他口中的“環境”,除了中西部地區縣域基礎設施“硬件”的極大改善,也包含營商環境“軟件”質的提升。
“去年,政府為公司廠房全程代辦了不動產權證,一周就辦好了,公司一趟也沒跑。”唐書景說,之所以這么快,是政府出臺了“幫代辦”機制,讓企業從繁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企業只要在手機App或打電話給政府幫代辦專員,提出代辦需求,政府全程包辦,辦事可以“一次都不跑”。
目前,以瑞能服帽為代表的服帽產業已成為淮陽8個支柱產業之一。在淮陽的8個支柱產業中,7個是轉移過來的“無中生有”的產業,包括特種玻璃、教育用品、塑料制品、可降解新材料等。
淮陽區營商辦主任靳遵杰說,正是人力、土地等因素和軟硬件的提升,使越來越多的中西部地區縣域,具備了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綜合優勢,而瑞能服帽就是這一過程中最生動的“注解”。
如今,瑞能服帽已在淮陽布局建立紙箱廠、印刷廠等完整帽子產業鏈條,正不斷強化研發、設計能力,著力打造自主品牌,積極擴展電商、直播帶貨等銷售新渠道,力爭與地方發展深度融合,邁向產業升級新征途。
淮陽區營商辦幫辦代辦服務臺。(新華社記者孫清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