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里奇敦6月26日電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巴巴多斯伊麗莎白女王醫院醫療服務主管安東尼·哈里斯曾在手術室現場觀摩中國醫生如何治療患者。在他眼里,中國醫療隊的每一位成員對待工作十分熱情、嚴謹,總是奮斗在一線。
“過去幾十年里,我們醫院來過不少外援醫護人員,但像中國醫療隊這樣的長期合作伙伴還是頭一個。”哈里斯日前在巴首都布里奇敦對新華社記者說。
6月1日,在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敦,巴巴多斯伊麗莎白女王醫院醫療服務主管安東尼·哈里斯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新華社記者 辛悅衛 攝
哈里斯所在的醫院是當地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公立綜合醫院,但受醫療設備不完善、藥品耗材依賴進口等制約,部分專科領域仍有欠缺。從2016年12月起,由重慶市派出的5批中國援外醫療隊連續在這家醫院工作,把中國高質量醫療技術和服務帶到了這個遙遠的加勒比島國。
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創傷科主任醫師何平就曾是其中一員。他是第3批醫療隊隊員,任期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作為援外顧問醫生,何平本可以等待下級醫生檢查過患者,聽取匯報后再開展治療。但為了不錯失危重傷員救治時機,他堅守手術室和急診室一線,參與急診手術96例,救治危重患者19人。
2019年7月31日,在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敦,第3批中國援巴巴多斯醫療隊成員、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創傷科主任醫師何平在伊麗莎白女王醫院為患者實施手術。新華社發
“中國醫療隊幫我們緩解了專家緊缺狀況,對提升醫療質量貢獻巨大。”伊麗莎白女王醫院醫務人員沙妮·威廉姆斯說,“他們帶來的專業知識和實操技能,大大增強了我們醫療隊伍的實力。中國醫生們帶來的中醫療法和傳統中藥也在當地患者間愈加流行。我們想用這些療法豐富醫院的診療護理方案。”
伊麗莎白女王醫院接收的創傷患者多為銳器傷、交通事故傷等嚴重創傷,但醫院缺少專業創傷科團隊。因此除了親自實施手術外,何平還指導當地醫生完成首次執刀手術,把減少肝臟破口、避免腸粘連性梗阻等方面新技術傾囊相授,通過規范化培訓幫助提高當地創傷急救診治水平。
6月1日,醫務人員在位于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敦的伊麗莎白女王醫院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辛悅衛 攝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幾乎每一位援巴巴多斯的中國醫務人員,都有一段向當地同事傳授“絕活”的故事。
2020年底,中國援巴第5批醫療隊成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麻醉科的劉丹博士,與8名隊友一同抵達伊麗莎白女王醫院。劉丹很快就開始獨立負責病人麻醉,同時還收獲了一大批“學生”。因劉丹帶來了先進麻醉技術,當她做手術時,醫院里從實習生到經驗豐富的顧問醫生都會站在她身后觀摩。
據重慶市衛健委副主任鄧莉介紹,截至目前,中國援巴醫療隊共接診臨床病例3.87萬例,開展手術1323臺次,推廣核醫學、骨科等專科領域適宜新技術145項。重慶醫科大學與巴巴多斯西印度大學醫學院開展醫學教育合作,拓展醫療援助邊界。目前,中國援巴巴多斯第6批醫療隊已完成組建及行前培訓。
中國醫療隊展示的先進醫療技術還吸引了巴巴多斯7名醫生赴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學習。“通過一對一帶教,他們的專業理論、臨床思維、技術操作能力獲得極大提升,這為他們回國后開展相應專科醫療奠定了堅實基礎。”該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許平告訴記者。
哈里斯表示,兩國醫生在手術室和病房并肩作戰的這些年里,他們既是同事也成了好朋友。他十分期待新一批中國醫療隊的到來。“我希望能快點再次見到老朋友,也歡迎更多新朋友。”(記者:朱雨博、周聞韜、宣力祺、楊仕彥、閆亮、辛悅衛、蔣揚怡(實習);剪輯:王玉玨;編輯:郭春菊、陳俊鋒、王申、梁尚剛、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