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综合亚91,男女又色又爽又爽视频,无码人妖在线看中文字幕,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2 01/ 23 20:56:33
來源:新華社

全球連線 | 親歷者講述:“埃博拉疫情”比《埃博拉前線》更殘酷

字體: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 不久前,一部名為《埃博拉前線》的電視劇火了。該劇以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為背景,講述了中國援非醫療隊和記者與當地醫生合作抗疫的故事。但親歷者告訴記者,真實情況要比劇中呈現的更為震撼。

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

  “有好幾次,我們在手術間里做手術,做著做著停電了,手術燈滅了,監護儀不顯示了,我們只好用手電照明完成手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車昊回憶在幾內亞的經歷時說,停電對當地醫院是家常便飯,工作環境比較惡劣。

  2014年,幾內亞等西非國家相繼暴發埃博拉出血熱疫情。據世衛組織數據,埃博拉病毒平均致死率高達50%,在某些國家實際致死率甚至更高。感染者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癥狀,發生多臟器功能受損,甚至還伴有內出血和外出血。

  第23批援幾醫療隊隊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孔晴宇說,埃博拉是一種四級病毒感染的傳染病,癥狀明顯,死亡率非常高,這次在幾內亞的流行死亡率幾乎達到70%,病情發展非常迅速,一般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一個星期到十幾天便會死亡。

  幾內亞埃博拉疫情暴發時,第23批援幾中國醫療隊即將離任。他們選擇堅持到底,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車昊回憶說,幾內亞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當地無菌手套、帽子和口罩數量都非常有限。中幾友好醫院神經科主任蘭薩納·拉霍·迪亞洛坦言,幾內亞當時還沒準備好應對埃博拉這樣大規模的疫情,國家的醫療衛生系統并不牢固,“在疫情到來之前,我們所在的當地醫院里甚至都沒有人意識到洗手的重要性”。

  不降低防控標準但又必須節約物資。車昊說,他們必須按照科學的原則,精準抓住防控關鍵環節,保護好自己的同時攜手當地醫生共同抗擊埃博拉疫情。

一份責無旁貸的堅守

  新華社記者文浩是第一批進入幾內亞埃博拉疫區的中國記者之一。幾國內公共衛生條件惡劣,當地民眾防疫意識淡薄,疫情發展勢頭和造成的危害遠超記者預期。

  這是2014年8月18日在塞拉利昂凱內馬區政府醫院埃博拉疫情防治中心外拍攝的一名身背消毒設備的醫護人員。(新華社記者孟晨光攝)

  埃博拉病毒通過接觸和體液傳播,避免感染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不與外界進行接觸,但是作為一線記者,與采訪對象面對面接觸在很多情況下是無法避免的。“這是我應該做的,這對新聞工作者來說是責無旁貸的任務。”文浩說。

  2014年5月底,埃博拉疫情從幾內亞蔓延至鄰國塞拉利昂,感染和死亡人數迅速攀升,在7月底8月初幾近失控。世界衛生組織和包括中國在內多個國家都相繼介入參與援助。

  新華社記者林曉蔚在接到指令后,與同事一道趕往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進行一線報道。

  林曉蔚(中)與新華社記者李斯博(右)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采訪,2014年8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孟晨光攝)

  在弗里敦工作,隨時都能感受到恐懼和壓抑感。當地民眾在疫情前情緒失控、倍感恐慌,醫護人員臉上也都流露出無法掩飾的疲憊和無力。林曉蔚回憶說,一位護士曾無表情地告訴他們,過去幾個月自己已經送走了20多位同事。

  “在進入凱內馬醫院之前,這座在塞拉利昂排得上號的‘一線城市’幾乎如同一座死城,街頭空空蕩蕩,非常安靜。但當緊閉的醫院大門打開之后,我們突然進入了一個極其混亂和喧鬧的環境,許多帶著各種疾病的患者在門口分診的白色帳篷里擠成一團,在醫院的一個角落里則是最核心的埃博拉患者病區,有的患者因為極度無力已經無法站立,身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在不間斷地忙碌,處理病人或是給病區消毒,污水隨著泥地的溝壑從病區里流到我們腳下。”

一段堅如磐石的友誼

  “普外科醫生蓋思姆與我們一起工作了一年之久。曾經有一次我問他有什么理想,他說他想攢錢買一輛好點的二手車,現在這輛車是他花200美金買的,車玻璃和車門都壞了,他看上了一輛800美金的二手車。”

  車昊說,蓋思姆是一位很負責的醫生,常常有患者從很遠的地方慕名而來。他每天工作到很晚,在夜里經常能看到他在病房的身影。很不幸,他還是感染了埃博拉,堅持了不到一周就逝世了,那輛200美元的舊車還停在醫院里。

  “他臨終前和我們說,他門診辦公室的日歷上還寫著兩個患者的名字,都是預約下周要做手術的患者。”談到這里,車昊眼中泛起了淚光。

  整個任務執行期間,中國醫療隊無人感染。但中幾友好醫院有9名當地醫務工作者不幸染疫,其中6人死亡。在攜手抗疫的過程中,中國醫療隊與當地醫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對死去的戰友無比緬懷。

  2014年10月30日,在加納首都阿克拉,工作人員卸運剛剛抵達的中國政府援助物資。(新華社記者林曉蔚攝)

一種回歸生活的美好

  多年后,林曉蔚重新踏上疫情散去的塞拉利昂,街頭那種蓬勃的生氣又回來了。熱熱鬧鬧的商店、熱熱鬧鬧的公共小巴,每個人仿佛又重新有了生活的目標和動力。許多人在跑步、練拳、朝著海浪歌唱。

  “疫情之后,我們都成為了埃博拉病毒的專家,我們在與中方合作的經驗中變成了新的培訓者,在醫院、校園、街區宣講埃博拉病毒的防疫知識,告訴人們洗手、消毒的重要性,為民眾帶去必要的口罩和防護服。”迪亞洛醫生微笑著說,“在此,我想向中國表達我的敬意,向所有參與這次醫療援助的中國醫生表達衷心的感謝,愿中幾友誼長存。”(監制:馮俊揚;統籌:楊駿、閆珺巖;記者:張健、司源、鄭揚子;文字:張健;視頻:司源;編輯:馬驍、唐志強;報道員:蘭薩納·卡馬拉)

  鳴謝: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新華社國際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侯強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99221128292802